随着京东集团掌门人刘强东的开始撤退,新宁物流(300013.SZ)危机爆发。

新宁物流财务危机首先爆发。2月16日,公司披露,新增2900万元债务逾期。截至公告之日,公司累计债务逾期达亿元。

新宁物流的经营同时也陷入困境。2021年度,公司预计亏损至少0.80亿元。加上2019年、2020年,公司近三年合计将亏损约13亿元。

在业绩与债务双重夹击之下,新宁物流却陷入了控制权争夺的漩涡中。

在两大股东联手提请补选董事遭拒后,两大股东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两大股东联手提请补选董事,被新宁物流管理层视作谋取控制权之举。

不过,新宁物流拒绝、两大股东联手之举等均有诡异之处。

地处江苏昆山的新宁物流,曾一度被市场称为京东集团布局A股物流板块的对象。2019年,刘强东通过宿迁京东振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振越)入股新宁物流,2020年底,京东集团方面人员担任董事长、财务总监。让人意外的是,仅仅一个多月,京东方面人员撤离,刘强东也开启减持之旅。

危机之下控制权争夺谜局

董事席位争夺如火如荼,种种诡异现象,监管关注函有望拨开迷雾,挖出真相。

虎年开市以来,创业板首批挂牌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的新宁物流突然火药味弥漫,核心是围绕公司董事席位。

曾卓,新宁物流第一大股东,持股8.13%。河南中原金控有限公司(简称中原金控)为第三大股东,持股7.43%。

根据公告,中原金控联手曾卓提请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补选胡适涵、李超杰为公司非独立董事相关议案,但新宁物流董事会、监事会均对上述提案和议案予以否决。理由为,公司方面认为召集股东之一曾卓存在利用公司原子公司向其违规提供担保等系列情形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在接连被拒绝的情况下,2月9日,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中原金控、曾卓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

谋求两名非独立董事席位,在新宁物流看来是在争夺公司控制权。在股东与公司管理层“内斗”之际,监管火速出手。

2月13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新宁物流董事会发出关注函,要求就系列可疑事项进行核实说明。

新宁物流的董事席位之争,其实质是控制权争夺的体现,这一事件疑点重重。中原金控为何与曾卓联手?

既然有谋求控制权之意,中原金控为何在去年11月底抛出减持计划?中原金控和曾卓认为,曾卓没有任何收购公司的意图,并承诺、保证在未来 12 个月内不会作出任何增持公司股份或谋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或计划。两名董事候选人均由中原金控提名,与曾卓无关,本次提案不构成中原金控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即便中原金控提名的 2 名董事均当选,中原金控在董事会席位仍未超过半数。既然如此,中原金控为何联手曾卓提名董事候选人,二者是否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奇怪之处还有,本次提名的两名非独立董事胡适涵、李超杰,胡适涵目前为中原金控(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超杰曾于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新宁物流原子公司广州亿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简称“亿程信息”)担任副总经理等职位。自 2005 年至亿程信息被新宁物流收购前,曾卓为亿程信息董事长、法人,收购前曾卓对亿程信息持股比例为47.85%。中原金控为何要提名李超杰?

而且,亿程信息已被新宁物流剥离,为何还要提名李超杰?

此外,在曾卓明确表示没有任何收购公司意图的情况下,新宁物流为何仍然认为曾卓本次提案构成收购行为,能够实现对公司进行控制?

上市13年累亏超10亿

在控制权争夺硝烟弥漫之际,新宁物流的经营状态更令人担忧。

新宁物流于2009年10月30日跻身A股市场,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以“惨淡”二字形容毫不为过。

2009年,上市当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0.26亿元,同比增长27.30%,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0.20亿元,同比下降2.12%。2010年至2015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09亿元、0.09亿元、0.05亿元、0.06亿元、-1.10亿元,低位徘徊,并在2015年陷入亏损。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为0.10亿元、0.07亿元、0.06亿元、0.01亿元、0.06亿元、-1.08亿元,除了2014年意外增长外,其余年度均在下滑,2015年陷入亏损。

2016年、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1.44亿元,同比增长155.57%、136.15%,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为0.34亿元、0.67亿元,连续两年明显改善。遗憾的是,好景不长。2018年,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019年开始,经营业绩更为糟糕,2019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5.82亿元、6.1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4.98亿元、6.30亿元。

今年1月26日,新宁物流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净利润为亏损0.80亿元至1.35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亏损1.40亿元至1.95亿元。

新宁物流解释称,原全资子公司亿程信息经营不善、产品竞争力下降等原因,收入及盈利能力下降,叠加 疫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21年持续亏损。

2009年上市至今的13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为亏损10.42亿元-10.97亿元。

在经营亏损的同时,新宁物流还爆发了财务危机。在披露上述业绩预告之时,公司还同时披露,其已出现银行贷款逾期的情形,逾期金额为5100 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23.85%,且公司已有共计 1.055 亿元贷款被银行分类为“可疑”,公司转贷及展期操作受到一定影响。

截至2021年9月底,新宁物流账面货币资金为0.76亿元,短期借款1.9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11亿元。到了年底,公司尚有短期借款本金余额 1.92 亿元,长期借款本金余额 0.40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金额为 1000 万元)。

新宁物流提示风险称,公司未能改善公司资金状况,或制定可行的应对计划,银行贷款逾期金额将进一步增加,公司将面临出现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形以及资产被司法冻结的风险,各业务板块运营可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 2021 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显然,公司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并无改善迹象。今年2月16日,公司披露 ,新增逾期贷款本金2900万元。截至公告日,公司已偿还逾期贷款本金505.46万元,公司及子公司累计逾期银行贷款金额为9994.54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6.73%。

京东巨亏仍意外离场

曾被视作新宁物流的白马骑士,京东集团意外离场仍然颇为不解。

2019年5月,新宁物流的一纸公告曾令投资者欣喜不已。当时的公告显示,刘强东实际控制的京东振越通过协议受让方式获得新宁物流2977.91万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10%。转让价格为12.63元 / 股 ,交易总价约为3.76亿元。

2019年7月,新宁物流实施每10转5股派0.22元(含税) 的分红方案,京东振越的持股比例不变,持股数量变为4466.87万股。

或许是赌刘强东入局,拥有河南国资背景的中原金控也入局了、2020年,其通过三次司法拍卖获得新宁物流7.43%股权,耗资约2.71亿元,对应成本约为8.2元/股。

从江苏走出的刘强东入股江苏公司新宁物流,一度被认为是反哺。此外,京东集团自建无论体系,且围绕物流领域的投资和布局动作频频,入股新宁物流,是京东在A股市场上首次出手,给了市场京东物流将在A股市场借壳上市的想象空间。

牵手新宁物流后,双方也确实有些动作。公开信息显示,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结合各自产业优势与资源,重点在“车联网、货联网”“智能仓储”等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及商业合作。新宁物流还与京东振越共同投资设立“上海京新智造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打造工业级的智能物流产品和透明化、可视化的供应链大数据协同平台。然而,京东入局并未能挽救新宁物流于危难。2019年、2020年,新宁物流大幅亏损。其原因为,新宁物流卷入多宗诉讼,原实控人王雅军所持股份不断被司法拍。此外,新宁物流收购的子公司亿程信息不仅未完成业绩承诺,还出现关联方占款等问题,严重拖累了新宁物流经营业绩。

与之对应的是,二级市场上,新宁物流股价踏上熊途,跌跌不休,2021年7月28日,盘中下探至3.64元/股。到今年2月18日,其股价为3.88元/股,远低于刘强东入股时价格。

刘强东似乎也曾想力挽狂澜。2020年12月21日,新宁物流发布公告称,因原董事长王雅军辞职,董事会选举杨海峰为公司董事长、薛颖为财务总监。

公开资料显示,杨海峰来自京东物流集团,2020年3月担任新宁物流董事,9月担任联席董事长。薛颖为京东物流集团华东区域财务核算负责人。

董事长、财务总监均来自京东物流集团,这似乎意味着京东集团团队正式掌舵新宁物流,而市场传言的京东物流借壳上市的传闻似乎又进了一步。

让市场大感意外的是,仅一个多月,2021年1月28日,新宁物流公告,出自京东物流集团的杨海峰、薛颖同时因个人原因辞职。这是京东与新宁物流分手信号。

果不其然,2021年6月,京东振越披露减持计划,并在三季度减持1058.74万股,套现0.45亿元。

今年1月14日, 京东振越再度披露减持计划,其拟在未来半年内减持1340.06万股股份。

如果以今年2月18日收盘价3.88元/股计算, 京东振越的持股市值约为1.32亿元。加上此前的套现金额,合计为1.77亿元。

不考虑资金成本,接近三年时间,刘强东携3.76亿元资金入局,如今已经浮亏2亿元,被市场戏称其“到此一游”。

原标题:新宁物流近三年亏13亿控制权争夺升级 刘强东3.76亿入股浮亏2亿去意已决

来源:长江商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