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刚刚过去的“十四五”开局之年,常州创新提速、产业提级、文旅提升、民生提质……528万常州人砥砺奋进,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新征程、新时代”开局答卷。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迎来了“两会之约”,“常州发布”编辑部推出“迈向新征程”系列,回顾过去常州奋进路上的好思路、好举措、好做法;展望未来,相信更加精彩的“常州故事”正热力开篇,生动铺陈!

近日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

评价报告2021》出炉

常州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

排名第16位

创新型城市

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惟创新者强。

近年来,常州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发挥创新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壮大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招引培育力度,让常州创新活力迸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

搭平台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指关节的部分,还要再优化一下,包括外观和结构…… ”在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通话,就最新研制的第二代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优化,连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进行远程研讨,这样的合作交流已成为日常。

2018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集粹—钱璟康复联合创新中心”,先后推出“新型智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儿童下肢康复机器人”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创新中心积极引导全球顶尖医疗康复创新项目落地常州并实现产业化,推动常州医疗康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蓬勃发展。

通过重大创新平台的引进和培育,完善研发体系建设。2021年1-10月份,全市推动格力博等11家龙头骨干企业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利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球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深度挖掘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真实技术需求超过160项,帮助企业实现技术攻关的精准对接。

“十四五”期间

常州将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在智能装备、动力电池、石墨烯、碳纤维等领域打造一批高端平台,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育主体

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

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石墨烯粉体生产企业之一,石墨烯导热材料、防腐涂料等产品已被应用于通讯、防护、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部分实现替代进口。

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唐润理

常会接到一些充满关切的电话

最近,你们公司石墨烯导热材料,研发进度如何?有需要帮忙突破的瓶颈吗?

上海有个石墨烯材料研讨会,你需要去参加交流一下吗?

某某大学有个教授做的科研项目,跟你们产品研发有很大关联,需要我们牵线,让你们沟通一下吗?

这些电话

有些来自企业所在的石墨烯小镇

有些来自于武进科技转移中心

有些来自市科技局

……

唐润理

第六元素研发中心副总监

各个部门,对我们企业的科创项目、研发进度非常了解,他们会主动帮忙对接科研资源。

之前,企业研发团队在提高材料粉体导电性的研究上遇到瓶颈,武进科技转移中心便联系了哈工大的教授团队对接企业需求,为研发项目提出建议并制作了样品,助力企业完成技术攻关。

来常州工作五年多,常常“泡”在实验室、专注于石墨烯材料研发的唐润理感慨道:

常州,会尽力挖掘每一家企业的创新潜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近年来,常州不断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政策、科技服务、科技平台向企业集成,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企业量质并举。

常州已打造出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管理体系完善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从数量上看,常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处于全省第一方阵,拥有: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

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

500多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十四五”期间

常州将继续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研发能力,计划到2025年“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达300家以上,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倍增,形成既有“大象军团”也有“蚂蚁雄兵”的企业矩阵。

汇人才

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

位于溧阳的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5万平方米的研创场地内,集聚了近百名研究人员,其中博士研究生19名,博士在读9名,硕士研究生59名。

缘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尹良是材料化学博士,他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常州,入职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目前,由他领衔的科学家工作室正在紧张筹备中。

尹良说:常州已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主要聚集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储能技术在常州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运用我的所学所知,尽力推动新材料的开发。

在这场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优质产业搭建了坚实的桥梁。此外,常州的人才政策可谓诚意满满,针对本科、硕士、博士等人才均推出了相应的生活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并将人才公寓建设作为引进青年人才、降低落户成本的关键一环。

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徐州小伙边刘阳,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从事智能设备研发工作。提到他如今租住的东方青年人才社区,边刘阳赞不绝口:房间温馨敞亮、拎包可住;离公司步行仅十分钟;公寓里还有食堂、图书馆、健身房……

边刘阳算了一笔账:

公寓租金+物业费:-1100元/每月

租房补贴:+600元/每月

生活补贴:+500元/每月

=最终租房支出:0元/每月

边刘阳说:对于毕业不久的我来说,各项政府补贴为我缓解了很多压力,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常州的‘求才若渴’。我们也会在工作中,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尽自己之力,回馈这座城市。

经开区东方青年人才社区

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永续发展的活力所在。目前,常州拥有各类人才145万人,449人入选省“双创人才”,30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8年列全省第一。

“十四五”期间

常州将集聚各类人才50万人以上,计划引进顶尖人才(团队)5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000名,建成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创客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建设一批科创综合体和科创社区,打造年轻人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优生态

营造高效能创新生态

在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创新型智能工业电机企业——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企业研发的高效智能永磁直驱电动滚筒,可减少占地面积80%、减少维修量75%,节能50%,大大助力行业节能减排。

随着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嘉轩智能迎来加速发展期,2021年上半年,企业订单爆发式增长,但“爆单”现象,却让公司董事长付杰有些愁眉不展:

我们缺乏流动资金,订单量猛增却无法扩产。在产品研发方面,也有大量资金缺口,去年上半年我们有很多研发的项目,只做了理论认证,没敢做样机去认证。

好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及时发现企业困难,并帮助其与入驻“龙城金谷”的投资机构积极对接。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获得融资1.85亿元,一解“燃眉之急”。

付杰说:

现在有了龙城金谷的资金支持,我们能甩掉包袱,全力以赴投入到研发中去。

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龙城金谷”是常州首个基金产业集聚区,汇集各类基金和金融机构,加速创新资本形成集聚。2021年12月底,挂牌投运刚满一年的“龙城金谷”,已集聚各类机构547家,累计认缴注册资本600亿元。

“十四五”期间

常州将完善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龙城金谷”将集聚1000家资本机构、投资100家上市公司。400亿元政府科创资金,将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全方位激发创新动能。

来源: 常州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