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从在北京召开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传出消息,来自苏州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参与研发制作的太空血管组织芯片(Taikonaut-Blood-Vessels-on-a-Chip, Taikonaut)完成了国际上首次血管组织芯片在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培养实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二个具有在轨开展器官芯片实验和分析能力的国家。
该类芯片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牵头,联合其他医疗企业院所经过30多个月的时间共同开发制作,其外观仅有U盘大小,包含由人体干细胞重构形成的迷你人体心脏,可以收缩和舒张的迷你人体动脉血管,具有角质层、真皮层和黑色素的人体皮肤等器官组织。
太空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原代细胞构建具有功能性的人工血管,并将其安装至自主研发的太空血管芯片中,进行微流体培养以确保血管的稳定性。实验基于失重引发的“立位耐力不良、运动能力降低、血管结构及功能重塑”等长期航天飞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细胞学机制,并测试保护性药物对避免预期问题的有效性。
“太空器官芯片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人体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血管组织结构的功能性变化,二是寻找治疗人类在衰老过程中心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此次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筛选药物以及采取有效的对抗防护措施,对保障航天员在长期飞行中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顾忠泽表示。
近期,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在医疗器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心擎医疗产品介入式人工心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设备认定”,成为国内首个获此认定的介入式人工心脏;铸正机器人完成全球首例椎板减压机器人自主识切手术,将骨科机器人手术从定位辅助提升到智能决策、自主操作的水平。
据悉,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正极抢抓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风口,围绕生物医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材、医用机器人、治疗设备及康复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加强招商引资,集聚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东南大学医疗器械研究院、浙江大学工研院等大院大所,以中科院医工所、东南大学医疗器械研究院等院所平台作为技术支撑,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示范标杆和千亿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