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江苏远航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灯火通明,入职才几个月的5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调试锂电池生产线。

“再有半个月,也就是6月30日,我们的YHJL280储能电池合格产品就要下线,这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分布式及微网储能、用户侧储能的应用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江苏远航锦锂公司运营总监杨正伟说。


(资料图)

以创新抢占风口、赢得市场,盐都的“高”“新”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开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集聚优质科创资源,启动创新“加速器”,点燃发展新引擎,全力打造创新开放新高地。

创新战略让科创星火燎原

江苏远航锦锂公司项目去年6月落户盐都后,通过腾笼引凤、载体焕新加快项目进度,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为盐城高新区科创高地的一块耀眼拼图。其磷酸铁锂新型储能电芯及模组的研发和生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研究,向着更“高”、更“新”的科技创新领域迈进。

在盐城国家高新区走访,记者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的热潮。上硅所盐城新能源创新中心技术负责人吴相伟介绍,该中心结合盐城高新区产业需求,充分运用技术优势,在安全储能及制氢技术两个方向进行科技攻关,其中,安全储能中的固态锂电池已实现市场运用,储能钠电池技术正在测试之中,而以陶瓷技术制氢的研发目前国内仅此一家。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通量计算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杨艳接受采访时说,该所在实现无人车驾驶云平台、智能充电云平台和5G联网车芯片研发等基础上,正按照国家发改委“信息高铁”计划运营推广等主营职能开展科研创新,创新团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金刚”高通量服务器再次摘得GreenGraph500全球排行榜两项世界第一。大因梦工厂产品总监刘加洋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盐都建成的大因梦工场是DANACOID大因全球智造中心,包含智慧屏、LED智慧会议屏、数字会议系统等全自动化生产线和高标准实验室的全产业链超级工厂。

“盐都紧扣‘双创引领示范区’建设和高新区‘争先进位’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工程,科创的星火如今已经燎原。”盐都区科技局局长石弘如介绍,5月下旬举行的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为盐都“高”“新”企业的科技创新又添了“一把火”。

科技创新走出“华山一条道”

“1至5月全区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增长17.9%,其中,‘高’‘新’企业占比最大。回望来时路,盐都的科技创新之路是逼出来的‘华山一条道’。”盐都区工信局局长吴德辉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俗话说,无工不富。可在不靠海远离江,地处内陆腹地,且有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金字招牌”的盐都,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面对各种因素,盐都始终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等不靠、另辟蹊径,积极探索通过科技创新走出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强区新路。“我们积极承接深圳智能终端产业转移,踏着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风火轮’,拉开盐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大幕。”吴德辉说。

发展方向确定之后,盐都制定出台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赋能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先后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走出一条科技强、产业优、生态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行动,实施科创森林成长、科研平台提质、“都智汇”优才等三大计划,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

好政策带来好效应。短短几年时间,盐都创新主体快速壮大,集聚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通量计算研究所等高端科创平台12家,国家高企410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站点181个,创成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个、火炬特色产业基地4个;创新动能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55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发明专利授权量等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均列全市第一;创新氛围更加浓郁,近三年有120多个人才项目获得省、市立项资助,本级财政各类科技支出累计达13.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5.44%。设立1亿元的科创引导资金,参股、跟投西姆医疗、悦虎晶芯等一批产业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015年9月,6平方公里的智能终端产业园破土动工之时,园区所在地还是一片农田。如今,这里厂房林立,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强势崛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产业全面起势,先后落户东山精密、维信电子等一批地标项目,培育LED封装、FPC柔板等多个全国细分行业单项冠军,创成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去年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600亿元。”想到8年来的变化,吴德辉感慨良多。

优化营商环境夯实科创高地

创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高新区、全国首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苏北唯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高新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区),获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工程试点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区)……这些创新载体“特殊材料”垒成的科创高地不可谓不高,但如何让这一高地更加牢固矗立在盐阜大地?盐都人深知,必须集聚全社会之力,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夯实加固。

科技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前提下,盐都突出“高”“新”导向,大力招引优质科创资源,将该区进一步打造成吸引创新资源集聚的“强磁场”、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的“发源地”、技术成果高效转化的“首选区”,加快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以来,该区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扎实开展“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年”“重大项目奋进年”“科技创新提升年”行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成立14个“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区四套班子、部门乡镇“一把手”、专业招商局三支队伍全员上阵抢项目,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6场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拼劲韧劲,持续攻坚项目推进,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新竣工项目14个。同时,大力实施产业发展载体焕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大闲置资源盘活使用力度,今年以来腾退低效厂房21万平方米、低效企业42家,盘活闲置用地257亩。

同时,紧扣经营主体的需求,坚持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一体推进,加快办事速度,提升服务温度,把握监管尺度,年内实现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50个高频事项全覆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代办服务全覆盖。尤其是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适时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把优化环境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等引领性文件26个,出台“科技创新23条”“制造强区20条”“都智汇人才10条”等一揽子激励政策,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不同阶段,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此外,盐都进一步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衔接协同,更加精准地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全力厚植创新土壤,持续注入金融养分,全面畅通人才活水,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来源:盐城新闻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