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个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宿迁聚焦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立足自身特色实行差异化引才,全力推进产才“双链融合”,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强化技能人才多方培育,让人才与城市彼此成就,实现“双向奔赴”。
(资料图)
全市人才总量达72.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41万人,为宿迁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动力;20条重点产业链头部企业中,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占比超80%,人才发展指数整体排名位于长三角地区第23位;本土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国家级科创孵化载体、顶尖人才创业项目接连实现“零的突破”……厚重的“人才账本”,夯实了宿迁高质量发展的“家底”。
产才精准匹配
按下招才引智“快捷键”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梧桐茂兮,凤凰来栖。如今,城市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比较优势吸引人才?宿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立足产业特色推进产才“双链融合”。
瞄准光伏产业作为绿色能源发展的“新风口”,宿迁做优做强晶硅光伏产业链切片、电池、组件三个关键环节,强势推进“光伏之都”建设,2022年,光伏产业产值达680.4亿元;高端纺织项目建设高歌猛进,恒力集团、桐昆集团及赛得利集团相继落户宿迁,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兴纺都”呼之欲出;“中国酒都”建设举措接连不断,近3年有19个“中国酒都”建设项目列入宿迁市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年度计划,总投资超过50亿元。这样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自然吸引了大批相关人才。
“仅用两年多时间,宿迁光伏产业产值就达到了纺织服装、酿造(酒)等传统制造业产业同量级水平,先后有天合光能、龙恒新能源、润信光电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吸引了包括我们在内的一大批上下游企业来到宿迁,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瞿晓铧博士说。
瞿晓铧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学专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后,他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半导体光学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研究,2020年来到宿迁投资阿特斯光伏项目。阿特斯全球首个TOPCon电池项目日前在宿迁正式投产。和瞿晓铧一样被产业吸引而来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徐红星院士团队创办的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成功落户宿迁,其背后自然有宿迁激光产业迅猛发展的因素。作为全市首个院士创业项目、首个顶尖人才领军的科创平台,该项目也将为宿迁激光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引领宿迁成为激光领域高层次人才集聚之地。
聚焦高端人才
打好外引内培“组合拳”
人才是第一资源,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更是战略资源。为实现后发先至、跨越赶超,宿迁大力实施“宿迁英才”计划,一手抓外引、一手抓内培,着力集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突破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军人才及青年后备人才。
江苏阿尔法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宿迁一家从事医药化学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公司董事长石利平2017年入选了“宿迁英才”计划。在他的带领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出现了技术瓶颈。为应对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规模扩大的双重要求,石利平专程赴华东理工大学聘请叶金星教授担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叶金星教授带领的团队累计获得“宿迁英才”计划330万元项目资助,也为企业带来上亿元利润。江苏阿尔法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就是“宿迁英才”计划的生动实践。
一直以来,宿迁坚持把领军人才引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以有力的举措支持20条重点产业链企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除了给予30万元至300万元的启动资金外,还推出融资、用地、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对顶尖人才及团队采取“一事一议”,资助资金上不封顶。
在重视人才外引的同时,宿迁还不遗余力做好内培工作,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问题,从全市各类组织中选拔一批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本土人才,进行分层培养、分级管理。“宿迁英才”计划实施以来,本土人才在宿迁各行各业深耕细作、尽显其才,成长为行业领域的中流砥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面向‘十四五’,我市将‘宿迁英才’计划进行升级优化,正式启动实施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动优化升级了配套政策,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人才在宿迁产业发展大潮中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景。
发力技能人才
打造技能宿迁“金名片”
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学生到企业职工,再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群体,宿迁正锚定产业发展需求目标,全方位、体系化、高质量打造技能宿迁“金名片”。
“学校对我们的培养,让我们一进入企业就能作出贡献。”今年21岁的马炳均,从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毕业刚满一年,如今,在宿迁一家科技企业担任机械设计技术员的他,已经成为公司负责产品线设计研发团队里的重要一员。
严格的理论知识考核、专业的仪器设备操作、技能大师担任实操指导……“除了校内的技能培养,学校还采取产教融合的模式,让企业带着需求参与进来,学生能够进入企业上岗学习。”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军说,技能人才的培育是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2年以来,宿迁紧紧围绕“6+3+X”制造业产业体系和20条重点产业链,按照“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要求,创新打造“技能宿迁”人才培养品牌,出台《“技能宿迁”(2022—2024年)三年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岗位技能提升行动”“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产业人才自主评价行动”等十项行动,从人才培训、评价、培养、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方面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的新舞台。
“着眼全市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同时,还不断鼓励企业自主育才,坚持以赛选才,多方发力推动专业链、人才链进一步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据宿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宿迁新增技能人才5.2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总数成功突破24万人,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