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淮安市围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油料、蔬菜、肉蛋奶和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目标,压实责任,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跟踪督导,全面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高位推动,抓好任务落实。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超前谋划、高位推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市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市分管领导专题督导,推动农业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落细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市“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当前春季农业生产等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印发《2023年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方案》,明确各县区粮油生产目标任务,并将粮油生产纳入对县区考核指标。全市各县区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对接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专用机械试验与采购工作。今年全市在田小麦474万亩、油菜20.88万亩、蔬菜28万亩、大麦及蚕豌豆等2万亩,夏季粮油种植任务已全面完成,小麦、油菜苗情总体好于去年同期。

强化技术服务,提升田管水平。针对今春以来多次低温阴雨可能对在田小麦、油菜及蔬菜产生的冻害、渍害和春季农业生产特点,我市研究制定小麦春季田管技术意见、当前低温连阴雨天气下小麦田间管理措施、淮安市早春蔬菜生产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等系列技术指导意见。按照全省夏熟粮油丰收百日会战行动要求,开展“科技保供给保增收强产业”活动,组织46名栽培、种子、土壤肥料和植保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线上线下相结合,指导落实施肥促进小麦、油菜弱苗转壮以及田间化学除草、清沟理墒等工作。目前,全市累计春季草害防治326.3万亩,病虫害防治247.4万亩,施用返青肥332.5万亩、拔节肥105.4万亩,为夏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集群建设,推动产业振兴。将稻米、小龙虾、螃蟹、畜禽、蔬菜产业集群建设列入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印发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从基地、项目、科技、品牌等入手,推进各项重点措施落细落实。强化基地建设,推进建设最优稻米核心生产基地12万亩,控减直播稻50万亩,落实宜养水面小龙虾扩面任务13万亩、稻虾28万亩。强化项目支撑,聚焦项目攻坚“161310”目标(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达160个、130个、100个以上),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拼劲,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全市已开工农业重大项目64个。强化科技引领,推进稻米产业南农金湖研究院和扬大栽培科创中心、龙虾产业“三院一中心”建设,加快“淮安大米”专用品种、盱眙1号和盱眙红1号等品种选育。强化品牌培育,以“淮味千年”农产品公用品牌为引领,加强与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对接,与上海新签订15亿元农产品长期供货协议。

强化需求导向,开展“新农人”培训。以需求为导向,分层分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围绕春耕生产关键农事、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面实施技术普及型、技能提升型、创新创业型三类培育,一季度已培训57期6593人,占全年任务的49.6%。择优选择乡村产业带头人、农业创业青年等对象,开展专科、本科学历层次教育,每年免费教育150人以上。开展“十佳”农业创新创优带头人评选活动,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表彰推介,同时授予淮安市乡土人才创业工作室、淮安市农担创业示范基地。把高素质农民培育落实在产业链上,创建了包括高效种植、龙虾养殖等国家级农业园区、“缘文化”“水文化”“荷文化”等田园综合体以及以红色基因为元素的一批各具特色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建成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7个、市级48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