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特色,一地一景观”,近年来,镇江市精准实施标准化建设指导,全市乡村旅游呈现出“资源利用有效、融合发展有力、产业项目有品”的蓬勃发展态势。近日,江苏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和示范项目征集评选结果出炉,全省共入选107项创新示范产品和项目,镇江市申报的“丹徒卫星村‘民族风情’乡土休闲产品”“句容宝华镇三十六季诗意栖居度假产品”等6项入选创新示范产品,“丹阳‘九里老街芳华再现’乡旅项目”等3项入选创新示范项目,充分彰显了镇江乡村旅游发展的蓬勃生机。
(资料图片)
做好资源文章,突出乡土底色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镇江“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人文资源富集的文化底蕴等孕育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本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丹徒区江心洲五套村,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村没有任何工业经济,以江滩湿地、银杏大道等特色江岛资源为底色,用生态绿绘就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句容市天王镇白沙村,着力探索生态创新之路,摸索出一套以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为主要手段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努力打造生态旅游名村,“越光”有机稻米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句容市茅山景区管委会陈庄村,以新四军医疗所、修械所等红色遗址遗迹的修复与保护为契机,修建了数十公里的彩色福道,实施了星级旅游厕所、共享生态厨房、望山慢巷、村史馆等文旅项目,并将遗址保护区、自然法生态农场、乡村民宿、森林抚育、农林种植等乡村振兴点,连点成线、连线为面,既保护了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展现了乡土底色,又改善了人居环境,构建起红色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
做强融合文章,突显发展特色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成果,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和特色展示。镇江坚持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乡村旅游特色发展之路。
坚持文化传承,开辟文旅“新路径”。卫星民族村地处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西南,是镇江市三个民族村之一。以“民族”品牌为核心要素,在村庄空间布局上,将传统民族元素有机融入村庄建设中,加强对街头巷尾、景观大道以及少数民族建筑环境改造,合理改善传统民族文化设施,打造成民族特色文化风情村;在村庄重要节点处,建设了民族非遗文化展示馆、民族产品展示厅、民族主题教育馆等特色场馆,开展“民族服饰体验”“民族草药园”“民族技艺课堂”等互动体验式活动,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融进研学,用民族风韵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坚持品牌建设,打造文旅“新名片”。位于香草河畔的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九里村高标准实施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品牌工程,恢复了九里的东西老街,新增了百亩粉黛花草和树木观赏区,开辟了露营、烧烤等现代旅游业态,举办了风筝节、菊花展等特色文旅节庆活动。此外,采取线上直播等新媒体营销策略,引来了线上关注流量,带来了线下打卡热潮。古韵新风交相辉映,风景变成“前景”,老街焕发新生。
做实产业文章,彰显振兴本色
对标游客需求,精准设计,把“风景”变成“产业”,把“文化”变成“资产”,不断释放乡村旅游温度,扮靓振兴风景。
专注美食产业,打造文旅“新特色”。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宝堰村致力打造“寻味至宝堰”美食品牌,以宝堰文化美食为核心,推动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等跨界融合、多元发展。推进大成渔业二期、万科高效农业等高品质高效益农业项目,实施“水八鲜”“宝堰面”等数十种地产美食的品牌化建设,以“推介宝堰美食文化+组织游客下乡体验”的城乡联动模式,连续举办五届美食节,扩大了宝堰美食影响力,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坚持IP强化,绘就文旅“新画卷”。句容丁庄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闻名的葡萄产业村。近年来,丁庄村坚持强化葡萄文化IP,紧扣“乡土风情、乡村风格、生态特色”主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合作联社+公司”组织管理模式,组织专业团队操盘运营、开发和品牌推广;实行“品种育苗、技术指导、生产资料、质量标准、品牌销售”等五个“统一”管理,实现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的转变;打造葡萄相关新业态旅游产品,使得丁庄村由葡萄种植园区逐渐转变为休闲旅游景区,用葡萄IP绘就了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