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拍卖一直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近期,成都、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土地拍卖热度高涨,西安也迎来一波成交行情,房企在拿地方面摩拳擦掌。

成都、南京等多城土拍上演高溢价、新地王场面

据了解,3月份,有成都、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进行首批集中拍地,并且成交数据明显增高,房企的参与度也积极很多。


(资料图)

3月22日,成都2023年首批宅地正式开启限时竞价。本次共出让的4宗住宅地块全部成交,其中,2宗溢价成交、2宗地块底价成交,成交面积12.5万㎡,成交金额35.64亿元。引起关注的是本次首轮试水非常成功,土拍首日锦江区白鹭湾板块就拍出了毛坯限价34000元/㎡的新地王。该地块在达到最高限价之后还有25家房企参与抽签,足见房企对市场的信心和态度。

3月17日,南京2023年首轮集中供地开拍,河西南青奥滨江地块53秒12轮竞价便直接触顶最高限价,楼面价达到43173元/㎡。这是南京继2016年最贵地王葛洲坝河西南之后,楼面价最高的地块。20多家房企摇号,最终到手的居然是一家民企——安徽伟星。

此外,在前期的北京和苏州的首轮土拍中,也有多家房企抢地、溢价成交、民企摘地等类似情况。整体来看,近期的多城集中土拍都有优质地块扎堆、热度骤增、民企入场的特点,这也印证了市场在逐步向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马健认为,今年是房地产市场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今年1-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627亿元,同比下降29%。在经济复苏缓慢,预期不强的前提下,土地市场两极分化明显。进入强势城市,买核心地段土地,成了今年房企共同的选择。近期,北京、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土地市场火爆,强势城市优质土地成了房企避险的共同目标。

西安将会有大量地块在四五月份集中拍卖

公开数据显示,近期,西安土地供应迎来小波峰,成交率也提升不少。从近期的成交数据来看,包含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未央区、蓝田区域的共计约1032亩土地成交。其中,西咸新区成交9宗,面积约592亩;国际港务区成交1宗商住用地,面积约88亩;未央区成交1宗商服用地,面积约37亩;蓝田成交2宗。以上地块中有11宗都是底价成交。

具体来看,3月17日,西咸新区有8宗共592.44亩房地产开发用地拍卖成交,成交总价款共计35.12亿元。出让的8宗地块,7宗位于沣西新城,1宗位于能源金贸区。陕西展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摘得了沣西新城4宗共197.313亩商住用地;西咸新区创新港实业有限公司摘得沣西新城2宗共107.302亩商住用地;西安安居沣合建设有限公司摘得沣西新城1宗147.575亩商服用地;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实业有限公司摘得能源金贸区1宗140.25亩住宅用地。从摘地企业来看,还是国企、城投公司托底。

3月20日,龙翔控股以底价11.347亿元成功摘得港务区奥体板块88.072亩地块,这是其继1月份摘地之后的再一次出手储备地块。

供应方面,3月18日,灞桥区重点推介今年计划出让的4宗地块共计300.26亩,计容建面50.81万㎡,均位于灞桥区域开发热点板块纺织城核心区。

从今年西安的集中供地挂牌拍卖时间来看,四五月份将会有大量地块集中拍卖,土拍热拍是否能持续,值得关注。

房企拿地意愿增强优质地块受青睐

记者从多个房企处了解到,今年在拿地方面的计划均已提上日程,近期已经考察多个地块。特别是目前已经没有项目储备、地块储备的房企,尤其迫切。

新希望地产在西安开发的项目即将售罄,开发新地块迫在眉睫,随着今年市场的回暖,他们也正在筹备拿地。金地虽有项目在售,但是对于公司的发展,拿地也是势在必行。还有多个民企表示,今年有机会将参与到土拍中来。

针对西安市场,马健判断,年后市场局部回暖,西安楼市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导致土拍市场冷热不均。房企从追求规模转变为求稳,拿地更为理性。主城区(如高新三期、航天、港务区等)优质地块会面临激烈竞争,房子滞销的郊区土地则会遇冷。 华商报记者 杜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