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6个月

体重仅530克


(资料图片)

比成人巴掌还小……

从6月21日到10月20日

经过整整120天悉心治疗

这名“530宝宝”终于闯过一道道难关

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这也是苏州成功救治的

体重最轻的超早产儿

险象环生 

保胎21天跑赢生命“加时赛”

30岁的陈女士今年初有了身孕后,全家人都在翘首以盼新生命的到来。可就在怀孕21周时,她出现腹痛出血,紧急就医后被告知宫口已开,然而接受紧急环扎术后,情况依然没有缓解,随时有流产的风险。由于胎儿孕周小,存活率低,医生也建议终止妊娠。陈女士听到这个消息,难以接受,最后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前往苏大附属独墅湖医院寻求救助。

陈女士心急如焚,希望医生全力保住孩子。“24周是目前世界可救治存活早产儿的最小孕周,当务之急是通过延迟分娩,为孩子生长发育争取时间,也为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救治机会。”苏大附属独墅湖医院妇产科主任张跃明表示,随着胎儿越来越大,当宫颈口承受不住时就会流产。面对陈女士强烈的保胎愿望,他带领团队评估病情后冒险一搏,实施二次环扎术,将宫颈这道“门”再“锁”起来,并在抑制宫缩的同时,给予促进胎儿肺成熟治疗和硫酸镁营养胎儿脑神经,以提高胎儿出生后的存活率,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随后,奇迹出现,在张跃明团队的严密监护下,胎儿又安静地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1天。今年6月21日,孕24周时,陈女士再次发生无法抑制的宫缩,张跃明果断决定终止妊娠。“正是这21天,让孩子跑赢了生命‘加时赛’,我们也一定要全力以赴。”张跃明说,胎龄仅有24周的宝宝,相当于比正常胎儿提前4个月出生,各个脏器都未发育成熟,后期救治的风险极高。为此,医院一边联系多学科团队进行会诊,制定最优手术方案。另一方面,园区社会事业局第一时间要求疾病防治中心启动危重新生儿救治应急流程,与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主任孙斌取得联系,派专人专车携带抢救药品和仪器,在产房为新生儿救治“护航”。

6月21日一早,张跃明上手术台,将环扎线拆除后,女婴很快呱呱落地。只见她浑身皮肤呈透明状,个头比成人巴掌还小,体重530克,仅约1瓶矿泉水重。

接过产科的接力棒,台下早已待命的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救治团队立即抢救:医护人员用保鲜膜包裹胎儿保暖,随后清理呼吸道,在女婴花生米大小的口腔内快速气管插管,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稳定孩子呼吸。20分钟后,待女婴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将她安全平稳地转运到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披荆斩棘 

连闯一道道生死关

躺在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保温箱中,早产的女婴身上插着管子,胸口随着呼吸机节律一起一伏,即使这里的医护人员已“身经百战”,但刚看到这个小宝贝的时候,心头仍是为之一颤,他们爱怜地叫这名女婴为“530宝宝”。

孙斌说:

“孩子肺部发育还没成熟

呼吸虚弱无力

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就是‘呼吸关’。”

孙斌告诉记者,早产儿的救治涉及数十道难关,任何一关的成败都关系到小生命能否生存。凭借多年的救治经验,医护团队精心制定周密的救治方案,“530救治特别小组”就此成立。

据介绍,婴儿长期使用有创呼吸机插管支持,后期易因慢性肺病,导致肺部反复感染,同时提早来到人世后,孩子的皮肤也对氧气格外敏感,氧气浓度过高,可能引起孩子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病变。面对难题,医护团队一边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在提供有效呼吸支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呼吸机肺损伤;一边精细调整呼吸机参数、监测脉氧,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出现早产儿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宝宝的生存质量。经过持续一周争分夺秒的“呼吸保卫战”,“530宝宝”生命体征趋向平稳,呼吸状况逐渐改善后成功撤机。

呼吸刚刚平稳

感染关又接踵而至

有创呼吸机撤机后不久,“530宝宝”再次呼吸暂停、呼吸困难,感染症状逐渐显现,严重时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血小板很低,严峻的出血风险让救治难度陡增。为了揪出感染源,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陈静积极与药剂科、基因公司“三方会诊”,最终揪出一种罕见菌。结合病情,医护团队再次调整方案,对症治疗,终于成功化解危机。

保驾护航 

120天连续24小时呵护

“小宝贝是孙斌主任最大的牵挂,每天一到病房,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暖箱边,看看小家伙有没有长大。”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陈培珍说,“530宝宝”虽然不能和父母待在一起,但在病房里,她多了一群临时“爸妈”,婴儿暖箱平时盖着遮光布,模拟妈妈子宫内的环境,救治小组的19名医护人员,每天就24小时轮流守在旁边查看宝宝情况,特制详细护理方案。

小宝贝血糖不稳定、胃肠条件差、加奶困难,当班医师夜以继日,测血糖、调糖速、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担心婴儿出现感染,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特地加穿隔离衣,戴上无菌手套,采取严密保护措施;血管细如发丝,难以穿刺,静脉治疗团队像绣花一样,以中心静脉置管术打通“生命通道”。“小宝贝的皮肤异常娇嫩,为预防压疮感染,我们还特地为她制作一张水床,让她躺在上面,减轻身体自重对肌肉、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压力。另外,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还要手动帮她换个睡姿。”陈培珍说。

随着慢慢长大,“530宝宝”如何实现“吃奶自由”?“小宝贝刚生下来没有吞咽能力,最初只能用棉签蘸着初乳涂在她的嘴唇上,后来每次能吃1毫升,1天要喂12次。”陈培珍说,医护人员开始只能用鼻胃管喂养,后来经过护士的耐心喂养锻炼,“530宝宝”逐渐有了吮奶功能。从一开始每次只能吃1毫升、3毫升,过渡到每次能够吃30、50毫升,食量越来越大,长得也肉嘟嘟的。“小宝贝对我们这些‘临时父母’们也产生依赖,每次到她床边,她会下意识用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指头,那个时候,心都萌化了。”

10月20日,经过120天的悉心照料,41周的“530宝宝”体重增长到2960克,吃奶量每顿达到了60毫升,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新生儿的出生标准,终于出院了。“我一直没敢看医生发给我的照片,今天第一次抱着孩子,竟然不敢相信她有这么重,是你们保全了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庭,太谢谢你们了!”陈女士看着依偎在怀里的宝宝,喜极而泣。

“530克的宝宝是苏州成功救治的体重最轻的超早产儿,创下生命的奇迹,给更多早产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孙斌表示,“530宝宝”从紧急分娩、快速转运、悉心照料,直至顺利出院,无缝衔接的救治流程,离不开园区编织的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协作网络,体现了区域急危重症孕产妇及患儿的综合救治能力。作为省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指导中心,近年来,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了80余例出生胎龄25周的极早产儿,积累了丰富的救治和护理经验,“530宝宝”出院后仍将继续随访监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

来源:苏报融媒记者 周函

编辑:经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