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44家公司锁定退市,16家已完成退市,其中6月份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退市紫晶、退市泽达将于7月7日被上交所终止上市暨摘牌。
市场人士认为,A股新陈代谢速率不断加快。重大违法类、财务类、规范类退市等情形逐渐增多,主动退等渠道不断畅通,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相关资料图)
退市类型多元化
今年以来,A股“退市潮”延续,退市类型包括财务类、规范类、交易类及重大违法类,呈现多元化特征。
截至7月3日,已有21家公司因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等,锁定财务类退市标准。
重大违法类退市案例明显增多。历史上因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而被以重大违法退市程序强制退市的公司只有5家,今年已有8家公司因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被强制退市或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退市泽达、退市紫晶、计通退(已退市)均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低于1元面值的交易类退市条件让退市选择逐渐市场化。截至7月3日,今年已有20家A股公司涉及“1元退市”。除已退市摘牌的*ST宜康、*ST金洲、*ST荣华、*ST西源等公司外,*ST海投、ST阳光城等公司,因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退市红线,锁定交易类退市。
“退市公司数量增多,主要是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加之近期市场波动,使得因财务指标、交易因素等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其中‘面值退’尤其突出。”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说。
投资趋于理性
在退市常态化和全面注册制落地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跟风“炒差”不可取,投资趋于理性。
一方面,劣质公司炒作风险显著增大,“炒小”“炒差”之风有所遏制。从近期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股价表现来看,相关公司退市整理期首日股价“腰斩”甚至暴跌成为普遍现象。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运行,一定程度上促使投资者提升了风险意识。
“全面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壳’资源稀缺性不再,市场尾部公司出清速度有望加快,ST/*ST面临的退市风险增大。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股票价值,关注A股相关公司退市进展。”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说。
另一方面,个别公司试图保壳、规避退市,受到监管部门关注。如,光一退在退市整理期获自然人张源举牌。6月27日晚间,光一退公告显示,公司6月6日召开董事会,审议董事会改选暨提名董事候选人的议案,张源正是4名董事候选人之一。6月28日晚间,深交所就光一退延迟披露此事发出监管函。6月28日,张源再度增持光一退股份。7月3日,光一退再收关注函,深交所就董事会改选暨提名事项,追问董事候选人之间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并要求核实说明近期披露的权益变动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影响公司控制权归属。
“注册制全面实施后,市场交易逻辑进一步回归基本面,资金向头部、优质、蓝筹标的集中。”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个人投资者应以中长线视角看待国内经济基本面与企业估值。
相关机制持续完善
专家认为,《上市公司退市管理办法》已被纳入证监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未来常态化退市机制有望持续完善,退市制度执行力度将进一步强化。
在退市力度加大背景下,投资者保护力度有望强化。“设置与退市公司风险状况相匹配的投资者准入要求,与交易所退市整理期安排有序衔接,防范风险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扩散。”证监会此前发布的《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
稳固优胜劣汰机制,投资者保护同步推进。监管部门通过强化*ST公司信披,加大退市风险信息披露,向投资者不断提示退市风险。同时,完善投资者民事赔偿机制,涉及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违规的退市公司,在确定退市后都会受到投资者的民事追责。
股票退市后,投资者在确权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也受到有关部门关注。据悉,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近期向证券公司投行部门征询了对退市公司挂牌转让相关制度的看法和意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从而评估退市有关制度实施情况,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此外,关于将券商主动承接退市公司主办券商业务纳入分类评价机制,投保基金征询了券商的看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