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一生献给中华文化研究的他,走了。

1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1岁。


(资料图)

冯天瑜先生

公开资料显示: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

冯天瑜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是首届荆楚社科名家、第二届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生成史》《明清文化史札记》《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张之洞评传》《新语探源》《“封建”考论》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汤用彤学术奖、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冯天瑜先生

2021年11月,冯天瑜获得湖北省最高人才荣誉——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他与两院院士李德仁,成为20名获奖者中的武汉大学代表。

当时,组委会给冯天瑜的颁奖词是:他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广博视野和勤奋写作,阐释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原创研究和突出贡献,广受海内外尊崇。其学术影响力随同他近千万字的作品一道,已超越历史学科,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代表着湖北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水平。

冯天瑜一生潜心向学,他贡献卓越却淡泊名利。2018年,冯天瑜与其兄长将冯氏家族接力90余年收藏整理的数百件珍贵文物及艺术品捐赠给武汉大学。

冯天瑜拖着病体做学问

从2016年开始,冯天瑜一直在与癌症病魔抗争,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在病榻之上依然笔耕不辍,整理出版了多部专著。2022年12月6日,他还曾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武汉大学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文化路径”学术会议,分享观点。

探究中华文化生成机制

冯天瑜热爱历史,是受到父亲冯永轩的影响。冯永轩是史学教授,早年就读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从学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一期,师从梁启超、王国维。从小的家庭文化环境,让冯天瑜深受史学熏陶。

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期间,冯天瑜随母亲住在湖北省图书馆。冯天瑜曾回忆,“住读八年”博览中外名著,是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尽管以后很少重读这些经典作品,但早年从文史名著获得的中西文化体悟,对后来深入理解历史问题,尤其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大有助益。

看到孩子喜爱文史,冯永轩甚感欣慰,他连续几个寒暑假给冯天瑜讲授《论语》《孟子》全文和《史记》选篇。“每天晨起,父亲手中从来不持片纸,不仅能够逐句吟诵经典原文,并联系古今史事,议论纵横。从早到晚,母亲端来的饭菜常常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冯天瑜曾回忆道。

1979年,37岁的冯天瑜来到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任教,原本学生物的他,转向心之所向的历史,并专攻少人问津的文化史。1996年,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2000年更名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冯天瑜出任中心主任。

冯天瑜先生

冯天瑜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和系统论的方法,综合诠释中华文化特质,以剖析中华文化的内在生成机制。他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对文化史理论与研究方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中华元典精神”为学术界肯认与采用,他的著作《中华文化史》《中国文化生成史》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华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程,构建了中国文化史整体架构,被誉为“新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一个是自强不息,永远奋力前行;一个是厚德载物,包容万象。”几十年的史海探索后,冯天瑜这样总结他认为的中华文化最重要精义。

还原最真实的辛亥革命史

出生于红安的冯天瑜,长期致力于湖北地方史的耕耘,在区域文化研究中挖掘湖北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初,冯天瑜与贺觉非合著《辛亥武昌首义史》。冯天瑜对于史籍记述分歧、学界争论不休的重要史事,逐一爬梳,重新考证,提出了诸多有别习惯说法的新结论。而且,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探讨了辛亥首义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或然性。

“辛亥首义,是共和旗帜下第一次成功的城市起义,展现了近代城市文明突破专制帝制的强烈诉求。”冯天瑜曾说,正是自幼生活于首义之城武昌城内,使他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有了一种特殊情怀,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

冯天瑜的著述习惯不同于他人,材料搜集、题旨锤炼、结构形成,大多历时较长,一般需数年以上,有的准备工作不下10年。冯天瑜尽可能追寻原始史料,不仅包括文字史料,更包括各种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历史遗物,甚至扩展到亲自采访得到的口述史料。包括境外各种有价值的史料,只要力所能及,他总是不遗余力地追寻。

为了研究辛亥革命,冯天瑜与赵师梅、喻育之等辛亥老人有过当面的交流,还与辛亥志士后裔吴欢、吴德立、孙必达、黄伟民、熊辉、吴厚婉等交游,从中获取历史素材,领受历史的现场感。

《辛亥武昌首义史》与《辛亥首义史》

在1985年首次推出《辛亥武昌首义史》后,他在二十年间又三易其稿,先后出版了三个版本的辛亥“史记”——《辛亥首义史》。冯天瑜认为,辛亥首义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相互作用,造成的“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短时段的“首义”造因于中长时段的社会变革,而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无私捐献家族世纪珍藏

极目新闻记者曾多次采访冯天瑜,最近一次深入采访是在2018年12月3日。当天,武汉大学为冯天瑜及其兄冯天瑾所捐藏品设立的“冯氏捐藏馆”开馆。

冯天瑜为“冯氏捐藏馆”揭幕

这批捐赠文物及艺术品是冯天瑜父亲冯永轩,以及他的几兄弟,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力90余年收藏整理,主要为书画、信札、货币三大类,包括唐人写经、明人陆治山水、郑板桥诗书画、张大千山水,还有康有为、梁启超条幅,曾国藩、李鸿章信札,也有周韶华、汤文选等当代名家赠画。

当时,冯天瑾介绍,父亲冯永轩收藏古籍文物虽历经磨难,始终情志不改。即便1938年日寇侵占武汉前夕,先父母举家“跑反”时将生活用品尽量缩减,也将藏书及字画、古器物全数带走。1945年抗战胜利,他们返回武汉时木船装的主要仍是藏书和文物。

冯永轩于1979年病逝,将一生珍藏传于冯天瑜兄弟几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冯天瑜秉承父亲之志,在与文人学者、美术家的交往过程中,学问往还,也积累了众多现当代名家巨匠的书画和信札。冯天瑾说,父亲弥留之际仍在思考学问,关心文物收藏的延续,而弟弟冯天瑜罹患癌症接受化疗期间,仍忍着病痛整理冯家两代人收藏,还出了三本书。

冯天瑜讲述家族收藏史

为何将冯家两代人90余年的心血尽数捐出?冯天瑜的回答掷地有声:“文物价值不可偏以金钱衡量,其价值在于文化、学术的传承,和美学价值的弘扬。这才是我们文物收藏及文物传播的本质所在。”

“冯氏捐藏馆”开馆当天,冯天瑾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淘宝”“鉴宝”成为热点话题,人们谈到文物首先就爱问值多少钱。也有人问过他,冯氏家藏值多少钱,但他回答,“对不起,这个我从没研究过。”

多年来,多次有人提出高价收购冯氏家藏,均被冯天瑜谢绝。他认为,这些文物取之社会也要奉献社会,“捐赠给武汉大学,可以供更多的社会贤达、广大师生和文物爱好者观览利用,为冯氏两代的努力找到弘扬国学的归属。”

(部分内容综合自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员生活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极目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