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在“河北奶协”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这是又要让我们倒奶杀牛吗?》引发了全社会关注。而就在该文章发出的前两天,河北奶协发布消息,河北省2023年第一季度生鲜乳交易最低参考价格下调至3.85元/公斤。

另据媒体报道称,有资深养殖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产能过剩,牛奶没人收,几十头牛的牧场,养一个月能亏几十万元,在短期看不到好行情的情况下,只能杀了奶牛卖牛肉,及时止损,“目前奶牛养殖规模较大、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如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已经开始有‘倒奶杀牛’的现象。”

北方牛奶市场的情况是否波及了南方市场?针对这样的现象,奶农又该如何“避险”?


(相关资料图)

多重因素挤占利润空间

引发部分奶农担忧

位于浙江嘉兴的东兴奶牛场是上海某大型乳企的供应商,负责人顾利斌向天目新闻记者介绍,眼下除了奶价下降、物料成本上升给奶牛场带来压力以外,今年自己的奶牛场供给数量也受到了乳企限制,“以前是我们有多少就能供多少,现在是对方要求多少、我们供多少。”

顾利斌表示,相比北方,自己牧场的情况相对稳定些,“合作关系比价稳固、价格也相对稳定,但从2023年1月1日开始,我们的鲜奶收购价每公斤也降了0.2元左右。”

受访者供图

牛奶价格下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利润。顾利斌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东兴奶牛场共有奶牛730多头,平均每头牛年产牛奶量约为12吨,“12000公斤乘0.2元再去乘奶牛头数,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为了应对奶价下调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顾利斌的牧场也正积极寻求转型,比如通过积极发展三产来摆脱以卖奶为主的企业模式,“将积极开发本土市场,除了发展本地居民购买以外,也在商谈社区团购以及企业订单业务,接下来还会往育种方面去考虑。”

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市是浙江乃至长江以南奶牛养殖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中国南方奶牛之乡”之称。但眼下,持续上涨的养殖成本和终端消费量下降也引发了当地部分奶农的担忧。

一位有着20余年奶牛养殖经验的牧场负责人袁峰(化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对于近期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自己已经有所关注。

袁峰介绍,受国际局势影响,自2022年以来,牧草、豆粕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之前每吨奶的成本大概是在4000元左右,到现在已经涨到4600-4800元,生产水平较差的牧场一吨鲜奶的成本甚至已接近5000元。我们现在每吨鲜奶的收购价格只在4700元-4900元之间,所以目前只能勉强保本。”

“还有一个就是消费水平的下降,特别是2022年12月中下旬开始,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陆续放假,我所知道的就有个别乳品企业日销售量一下子下降了70%左右,直到近期才开始慢慢恢复。”袁峰表示,眼下正值产奶旺季,奶牛养殖不同于其他生产型企业,不可能因为看到市场疲软就减少生产或者停止生产。

袁峰称,自己的牧场现有存栏奶牛1500余头,冬季日产鲜奶23吨左右。虽然牧场与乳企都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但在如今市场大环境下,自己接下来一味要求乳企按合同执行也不现实,“整个消费量在下降,乳企的日子也紧张,把压力全给他们,长远来说,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好处,毕竟我们同处于一条产业链上。”

南方市场相对稳定

提质增效是“避险”关键

据了解,金华市目前拥有规模牧场20家,奶牛存栏1.5万余头。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产业科副科长徐斐介绍,2022年,金华本地鲜奶收购价格总体稳定,“2022年1月份鲜奶收购均价为4.77元/公斤,5月份4.72元/公斤,12月份均价为4.8元/公斤,但今年(2023年)1月份价格稍微有所下降。”

来源: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所有农产品都会有波动、有周期,一旦它的供需失衡就会有震荡;比如一些饲养方式比较落后的散户,只能通过提升优质产能和设施化率等方式提质增效,现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也都在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走。”徐斐表示,据她了解,北方部分地区牛奶市场疲软的原因之一,跟近年来当地奶牛养殖规模扩大有一定关系。

在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乳制品分会会长、原浙江科技学院教授尤玉如看来,受疫情影响,其实全球牛奶市场目前都处于疲软状态。

尤玉如介绍,国际牛奶市场“喷粉”(指液体原料奶经过灭菌、喷雾干燥等处理,成为奶粉状态)价格大幅降价,而我国的牛奶自给率较低,相当一部分来源进口,“国外奶粉价格降低,甚至已低于国内牧场牛奶的成本价,这导致国内乳制品企业对本土牛奶需求下降;此外,国内市场除了疫情因素外,目前还处于鲜奶消费淡季,市场需求减少,因此在国际、国内双重影响叠加下,本土牛奶市场也出现了疲软。”

与此同时,尤玉如也表示,相较于北方,南方地区供需关系则相对稳定些。包括浙江在内的长江以南地区,本身奶牛存栏量就少,日常还需要从外省调奶,“即使在产奶高峰期、鲜奶消费淡季叠加等影响导致本地产的鲜奶出现富裕,本地的奶企依然可以通过将鲜奶制成其他奶制品等方式就地消化。”

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出现省外低价鲜奶挤占本地市场的现象呢?

对此,尤玉如认为并不用太担心,“我们本身奶牛不多,(本地产)生鲜牛奶也不够,无非就是从外地调多调少的问题;我们当地的牧场,有的是乳品企业自建牧场,也有的是乳企控股,这种模式下,无论外面市场如何波动,牧场都不会受影响;另外还有一种是乳企和牧场签订长期合同,那么乳企不可能因为眼下一时的市场疲软就抛弃这种合作关系,不然等到以后行情好转时,人家也就不再向你供应了,得不偿失。”

尤玉如强调,作为行业来讲,“倒奶杀牛”肯定是让人痛心的,但是它有它的市场规律,“这也是奶农不能控制的,奶农只能根据市场需求自我调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