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宁悦(富书作者)


(资料图)

朱光潜说:“每个人身旁都有一个"圈子",这圈子是他常亲近的人围成的,在某一种圈子,就会成为某一种人。”

不同的圈层,决定了一个人的想法和状态。

在安逸的圈子里,不思进取正常,努力奋斗则被视为奇葩;

在八卦的圈子里,说长道短正常,积极向上常常被人诟病;

低层次的圈子使人沉沦,高层次的圈子带人奋进。随波逐流是被动接受,积极破圈才是主动成长。

人不破不立,圈不破无以行远路。

常审视所处的圈,常反思要走的路,抛弃固执与狭隘,不断接受新思想,才能收获更好人生。

走出舒适圈

心理学上有个形象的比喻,把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比作海水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岸边、浅水区和深水区。

如果一个人一直呆在岸边,虽然安全,舒适,但当海水涨潮的时候,可能会随时被淹没。

在这个机器人和人抢饭碗的时代,体验就更为明显。

之前,济南房产中介圈范永军的故事上了新闻,引起大家热议。

他本来是某国企的一名普通工人,13年来,一直过着按点上下班,按月领工资的“温室生活”。

可突如其来的变化,打破了他平静的小日子。

企业为了发展,要搬到日照,范永军不想背井离乡,不得已选择辞职。

辞职后,一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让他备受打击。

不会电脑、学历拿不出手、专业不过关,在人才市场,范永军毫无优势,为了生活,他只能逼自己尝试新的领域。

一个偶然的机会,范永军找到了一份房产买卖的工作。

入职第一天,他就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电脑操作、房源寻找、话术练习等等,并严格按照计划自学。

短短十几天后,范永军便成功开单,那份激动之情比中了彩票还高兴。

这之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好像要把前十几年落下的功课都补回来似的。

靠着这股劲头,第一年,他就成功卖出十几套房子,与当年的销冠不相上下。

不到两年,他就荣升为门店店长,带团队做培训,人生也步入了新轨道。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倘若我们沉迷舒适不愿改变,生活可不会惯着任何人,承担后果的永远只有自己。

若范永军不改变,也许会失去一份收入来源,也许会慢慢与时代脱节,被社会淘汰。

董卿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无穷的潜力,等待被发掘。

在安逸的圈子里,不管多大的潜能都将被埋藏,不管多么厉害的天赋也都会浪费掉。

只有勇敢突破,走出舒适,拥抱变化,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筛选朋友圈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了一个150理论:

这个理论指出,所有人一生中最多可交往150人(网络社交除外),密切接触者15人,而真正交心的不超过5个人。

这就需要我们不定期筛选朋友圈,清理不重要的人,留下最珍贵的朋友。

是否懂得筛选朋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命运的走向。

《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叶藏从小家境富裕,且极具绘画天赋。

但在东京学画期间,结识了朋友堀木正雄后,人生便急转直下。

刚开始,他学朋友抽烟喝酒,去风月场所鬼混。接着,父亲工作期满,家庭陷入窘境。他又被朋友怂恿,变卖家里的东西,直到身无分文。

后来,他在杂志上发表的漫画大火。

朋友又觊觎他的钱财,找他借钱借宿,还离间他和女友的关系,最终人财两失。

结婚后,生活慢慢步入正轨,朋友却爆出妻子的丑闻,绝望之下他选择了自杀。

朱光潜曾说:“一个人的好坏,朋友的熏染力量要占大半。”

每个人都要学会谨慎择友。损友会把你的人生一步步往下拽,而益友却能把你的人生往上托。

网友@吴倩 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上大学的时候,她有幸与班里的一位美女学霸同住一个宿舍。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们渐渐成为好友,形影不离。

每天早上,两人一起跑步;白天一起上课;晚上,结伴去图书馆充电。

大二开始,学霸还带她一起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大学四年,吴倩过得充实又精彩。受朋友影响,她变得积极自律,独立自信。

这些优秀的品质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她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而且她也坚信,未来可期。

古话说,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择友须择胜己者。

人生旅途中,选择优于自己的人同行,你会被激励、启发,从而走得更远;

反之,与劣于自己的人同路,就意味着被打击、压制,未来的路也将泥泞不堪。

成年人的世界里,筛选朋友是一种能力。

愿你擦亮眼睛,学会辨识,与优秀的人并肩,才能抵达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

提升认知圈

樊登说过:

“一个人变优秀的本质,就是认知升级。”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处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思维路径更宽,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而那些认知层次低的人,思维路径窄,看问题角度固化单一,常常陷入偏执中。

听过一个朴素的故事。

有一个手艺精湛的木匠,为家里做了一扇门,此门用料讲究,做工精良。

一天,门上的钉子生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了钉子钉上,门恢复如初。

又有一天,门上的一块板朽了,木匠找了新板补上,门恢复原样。

后来,门栓和门轴相继坏了,木匠都更换了一遍。几年后,这扇门虽然修修补补,但仍很坚固。

一次,邻居对他说:“你的手艺的确厉害,可现在都没有人做门了。”

这时,他才看到别人家的大门,一个个样式新颖,颜色多样,而自己家的门打满补丁,又老又破。

学一门手艺很重要,提升思维更重要,否则它就会变成一扇隐形的门,阻挡眼界,限制自己。

只有打开思维,随时捕捉最新信息,才能在未来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在第54届美国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小布什和戈尔的票数十分接近,不分伯仲。

但计票程序遭到质疑,结果迟迟没有公布。

原计划要发行总统纪念币的诺博公司,面对这种情况,陷入两难,不知道该印谁的头像。

这时,有人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银钱的一面印上小布什,另一面印上戈尔,制作4000枚,抢先发行。

结果,短短几日,纪念银钱就被抢购一空,诺博公司因此大赚一笔。

工作生活中,出现问题不可避免,如果一味用旧经验往上套,必然不能完全符合。

这个时候,就要改变固有认知,尝试用新角度解决新问题。

在《认知觉醒》一书中作者写道: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有的人长期处在固定认知中,只在战术上勤奋,不精进战略,人生就会被各种限制包裹而趋于停滞。

而有的人思维开阔,一眼便能看到本质,高效快速解决各种难题,从而得到贵人的垂青。

只有不断提升认知层次,吸纳新观念,才能从容做选择,命运才能一步步往上走。

手机版本不断更新,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不卡顿不死机。

而思维的突破,是为了跟上时代发展,不被淘汰;更是为了自我成长,实现价值。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中说: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你自己的本事,第二是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

破圈,就是与优秀的人连接,改变自身,从旧系统进阶到新层次的过程。

拆掉心墙,重塑自己,勇于破圈,蜕变自己,才能收获新生。

愿你从现在起,走出舒适,迎接挑战;筛选朋友,去粗留精;提升认知,不断升级,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作者简介:袁宁悦,富书作者,一边写作,一边修行,活出自由自在的人生,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