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房地产板块逐渐活跃。

今日,港股内房股逆市大涨。截止收盘,正荣地产大涨超31%,合景泰富集团涨超24%,时代中国控股涨超14%,龙光集团涨超11%,禹洲集团、碧桂园、宝龙地产等涨超10%。

进入6月以来,板块开始结束下挫态势触底反弹,月初至今,已经累计涨幅超13%。


(相关资料图)

哪些因素助攻?

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今日(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均宣布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25%下调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定存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而存款利率的下调可能有助倒迫存款搬家,并回流股市及房地产市场。

有市场人士分析,下调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资金进入到投资领域和实体经济,也有利于刺激消费。在存款利率下调之后,将来在LPR等长期贷款的报价利率上也有可能会出现相应地下调,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对楼市也会形成一定的利好。

值得关注的是,近来“救市”呼声越来越高,不少行业专家也纷纷喊话。

其中,吴晓波呼吁救楼市一度引发热议。他表示,提振当今十分低迷的国内需求,此事宜早不宜迟。环顾天下行业,动一子而活全局者,恐怕非房地产莫属。因此,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

对此,昨天经济日报发文《房地产市场企稳还需一些耐心》,算是对近期的一些声音做了回应。文章表示,对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复苏的各项政策持续产生效果,应有一点耐心。总体上不一定有那么糟糕。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复苏,仍应充满信心。

另外,对于限购等限制性政策方面,中国经济时报日前也发表题为《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应适时优化调整》的文章,提出随着我国“房住不炒”的房地产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限购等这类房地产调整的行政手段应适时优化调整,直至退出,而代之以稳定的、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2023年一季度,受前期积压购房需求加速释放等影响,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显著回升。但此后,市场回温动能减弱,4月成交热度开始回落,进入5月,市场活跃度继续下滑。

业内预计,6月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望加快推进稳楼市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探索丰富的政策工具箱,以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修复市场信心和预期。其中,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等限制性政策调整值得关注。

后市怎么看?

从目前来看,房企已陆续公布5月销售数据。

其中,合景泰富5月预售额为23.8亿元;碧桂园5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人民币182亿元;融创中国5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77.9亿元;雅居乐5月预售额42亿人民币;越秀地产5月实现合同销售额同比上升约49.6%至123.55亿元。

国信证券指出,虽然5月地产复苏短期趋弱,但市场复苏大势不会改变,且优质房企的销售低点、业绩低点均已过去。经历了近2月的热度回归期、政策空窗期,地产股已跌出了β空间,板块已非常具备性价比。建议左侧投资者布局地产及地产链,重点跟踪销售数据边际变化和新闻动态,任何被市场感知到的基本面或政策向好,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对于稳楼市政策的出台,国盛证券指出,继续坚定地看多政策,目前偏弱的需求需要政策继续呵护。无论大政策是否出台,该行认为今年都将呈现总量弱复苏、结构复苏偏强的格局,一线+不超过三分之二的二线+少量三线城市有望在今年实现销售复苏。关注方向包含这几个:1)受益于需求侧复苏、竞争格局改善的;2)受益于一线城市量价修复的区域型概念公司;3)受益于竣工链复苏的标的。

展望后市,高盛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内房需要进一步改善流动性,除了宏观相关问题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改善迹象及需求侧的支持外,该行相信进一步延长债务期限、优化预售保证金控制及鼓励国企收购活动,均有助改善流动性状况。

不过,该行也表示,如没有相关的宽松政策出台,内房短期前景则充满挑战,预期6月份合约销售额按年跌20%至35%,而6至12月的在岸及离岸偿债压力依然较高,未违约的民营企业约占未偿债务总额的一半(不包括违约的开发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