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薛卿

昨天上午,30岁的快递小哥张伟穿着醒目的黄色骑手服,骑着电动自行车轻巧地拐进梅亭社区。他比平时出门更早,因为要让新鲜的蔬菜尽早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


【资料图】

给低保困难群众上门送菜,这是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正在展开的“活力吴门 青力而治”行动清单中的一项,也是街道正在探索建立的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中的一环。

凝聚青年

为社区治理注入“青能量”

早上8点,这支由快递小哥等新兴青年组成的送菜爱心小队来到梅亭社区集合。由于送菜户数众多,他们要在中午前送完,大家分工合作,按照楼栋分成多个小组来送菜,争取让新鲜的蔬菜尽早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爱心小队快速爬着楼梯,把蔬菜挨家挨户送到老人家中。拿到蔬菜的老人说:“谢谢年轻人对我们这些老人的关心照顾,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温暖幸福。”

张伟是第一个报名的骑手。“感觉挺有意义的。”张伟告诉记者,父母都在老家,他原本只想在大城市送外卖挣钱养家,在此之前,从没想过送快递也能给人带去温暖。为更好凝聚青年力量,今年以来,吴门桥街道通过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充分挖掘、凝聚张伟这样的青年力量,启动志愿服务队养成计划。“青年人是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必须凝聚好这一群体。”吴门桥街道组织人事局负责人丁艳玲表示。

在社区工作多年,梅亭社区工作人员仲丽非常清楚:“青年力量对社区治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她认为,爱心送菜活动,不但让生活困难的居民得到帮助,也让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带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接下来,梅亭社区将联合爱心达人志愿者团队持续推动送菜活动,用青年人的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青能量”。

提升品牌

创新构建青春社区发展格局

最近,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团工委举办“青春飞young聚活力 有敢而发汇治理”主题团日,青春社区专属品牌活动“活力吴门 青力而治”也在会上启动。目前,吴门桥街道已形成“青春社区”指导员、“青春社区”运营官和“青年能人”的青春社区“三级”治理联动轴,助力青春社区的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

去年以来,吴门桥街道抢抓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契机,围绕立足细分领域,推动新城社区、双桥社区、内马路社区等5个社区积极探索青年人融入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为擦亮行动品牌,带动更多青年才俊走进社区,着力构建“串点成线由线及面”的“青春社区”发展格局。今年,吴门桥街道将着力打造“活力吴门 青力而治”青春社区专属品牌,凝聚青年力量,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争先氛围。

事实上,在以年轻人居多的新城、双桥等社区,传统“以补短板为主”的社区治理模式已无法匹配。针对社区治理遇到的新课题,街道凝聚青年力量,鼓励社区青年及青年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工作,创新构建青春社区发展格局。家住双桥社区的青年张成敏是一名心理医生。“通过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类活动,让我快速融入社区。”张成敏说,社区搭建服务阵地让年轻人在社区“唱主角”,也让青年人在社区有了归属感。

优化服务

增强青年参与治理可持续力

号召、组织青年人进社区的同时,吴门桥街道还从青年需求着手,建立平台,策划活动,吸引青年主动融入社区,提升服务社区行动的可持续性。“如何让宅在家的年轻人走出家门,主动为社区公共服务作贡献,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丁艳玲说,今年以来,吴门桥街道深入排摸青年群体“需求清单”,对照需求设计“服务清单”,紧贴服务链接“资源清单”,将“三张清单”作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的流量密码。

最近,吴门桥街道新城社区海棠先锋蒋永文在海棠圆桌会上提交了其所联系的青年居民关于亲子关系的“烦难心结”。很快,参会的海棠先锋、社会组织、居民代表从社区“资源清单”中链接资源,以讲座形式为家长们答疑解惑、正向赋能。该街道29个社区针对青年人需求迫切的家庭教育问题,广泛开展家长夜话、亲子手工、课后托班等活动,推动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在为年轻人妥善处理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家庭和谐。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为街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新视角。”丁艳玲表示,如今街道按照“青年有需求,社区有回应”的要求,以“社区列单,青年点单”的方式,持续优化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让青年人在社区更有获得感,增强青年参与治理可持续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