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追光逐梦莫停留。
常州,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也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2年,常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均、领跑苏南。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左右;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位列中国大城强城指数前十强、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12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6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1家,数量居全省前列......一座现代化新常州已然浮出水面。
(资料图片)
1月15日,2023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在清晰勾勒全省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的同时,也为常州新一年发展,明确了“路线图”。
新平台新动能
“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聚焦2023江苏省“两会”,创新仍是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对于常州,更是提出“加快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的新要求。
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一员,常州正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充分释放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在创新之路、人才招引上,亮点频现。
从“科技长征”到名城名校合作行,常州通过“招院引所”“招科引技”,让“常州无名校、名校汇常州”成为现实,蹚出一条“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创新之路,中科院、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一批大院名校落地扎根;先后引育公共研发机构47家。其中,省级创新中心1家、省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7家、省产研院专业所3家、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常州建设成为江苏重要的研发机构集群。
从开创高职教育新模式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再到构筑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一批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研究强势崛起,从高校实验室到创新第一线,成果转化跑出常州“加速度”。
在常州,创新动能潮起澎湃,创新集群迎风而立,创新维度持续拓展。根据各片区禀赋资源,常州市将整个辖区化整为片,重新赋予新的地位,不断优化形成“一核两区多园”的全域创新布局,从而不断带来新发展、新变化、新成果。
2022年,常州科教城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及全国卓越创新园区,累计孵育科技企业近3000家,建成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常州国家高新区、武进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位列第21位和第35位,较2017年分别前进4位和16位;溧阳高新区连续4年位列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第一位,金坛华罗庚高新区创建成省级高新区;全市建有常州经开区轨道交通产业园等17家省级科技产业园,总数居全省前列;日前常州市科技局获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瞄准国际合作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科技服务核心区、未来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示范区,常州“创新之核”升级工程全面启动。
关山千里远,而今启新程。明确以“智改数转”为主攻方向、加速重振产业雄风的常州,精准定位自身资源优势,以新智造擦亮工业明星城市名片,为未来发展做足铺垫。
新引擎新优势
新能源产业链条“积沙成塔”
任何一座城市的崛起,都离不开支柱型产业的崛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征程中,常州选择发展新能源产业来“勇挑大梁”。
为此,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聚焦做强产业,要加快打造现代化常州的硬核支撑,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实现“两个超万亿”目标,即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举全市之力领跑新能源赛道,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事实上,常州并非天生自带“新能源”基因。常州并没有丰富的锂矿资源,也没有传统“汽车城”的积淀,那么,新能源产业为什么能够在常州从无到有、做大做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左右结果的关键因素。
多年来,常州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由此换来的是城市羽翼渐丰的产业配套能力。
作为长三角工业明星城市之一,常州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41个工业大类中有37个,207个中类有191个,666个小类有600个,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700多家,其中40%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完备程度高,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遥遥领先。
同时,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其中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为中国总部;新能源整车北有“梦想”、南有“理想”,更有北汽、上汽、东风等加持;天合光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领航者,万帮新能源是全国最大的民营充电设施运营商。在新能源赛道,常州取得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五、投资热度指数全国第一的成绩。
2022年,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12%、129%、36%,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成为常州冲刺“万亿之城”的硬核力量。
如今,常州已汇聚了从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池管理系统到电池等3400多家产业链企业,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城市之一,更是全国唯一构建起“发储送用”产业闭环的城市。
新能源产业的拔地而起,让人们对常州在新一轮城市竞逐中脱颖而出充满了期待。陈金虎表示,常州将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定位,千方百计把发展之“势”转化为发展之“能”,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常州取得更多具有辨识度、标志性成果。
提升“软实力”
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省政府报告指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好评如潮,而位于地理中心区域的常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常州开办的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示范引领“最佳实践篇”;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开办企业”指标标杆城市,经验在全国推广;2022年,常州全市首发及再融资总额达275亿元,“双百行动计划”上市后备企业数量达411家,均创历史新高。
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常州发布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制定18项攻坚任务,细化180条改革举措,聚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和办事便利度、着力推动投资便利度和长期投资吸引力。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办事效能、更便利的贸易投资、更稳定的发展预期……如此种种,都让常州地处长三角中轴枢纽的“硬”优势更加凸显,也让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软”实力更具吸引力。
风云变幻,不改人间正道;沧海横流,更当破浪前行。
2023年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常州市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眺望前行新征程,时与势利好叠加,常州正朝着答好“万亿之卷”、“高质量之卷”、“未来之卷”的目标,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