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夏收季节,连云港市依托小麦秸秆的收储网络,变废为宝,推进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在东海县石榴街道姜庄村的一片麦田里,两台秸秆打捆机和一台搂草机正在来回穿梭,被回收的小麦秆经过粉粹、压实、打捆后,一个个体型庞大的秸杆圆捆从机器后部“吐”了出来,整齐地码放在田间,等待回收运走。


(相关资料图)

东海县石榴街道姜庄村党支部书记 姜勇谈到,我们村小麦已经收割过半,收割的同时,我们及时与秸杆回收利用经纪人联系,我们确保收一块清一块,及时打包入库。

收储秸秆经纪人告诉记者,他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将秸杆打包、离田,不影响农民夏种,并把秸秆高效综合利用起来。

收储秸秆经纪人 潘山山谈到,8台拉打捆机,4台搂耙机,一台打包机一天可以收500亩地,日产回收秸杆800吨。

以往令农民头疼的“废物”如今变成了“宝贝”,秸秆机械化离田技术具有秸秆利用率高、能效强、性价比高的优势,采用循环经济理念,符合国家秸秆综合利用和减肥增效产业政策,不仅能显著改善治理土壤结构,还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作用。

东海县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中心主任 沈军表示,通过秸杆捡拾机进行秸杆打捆压块,优质的小麦秸杆用于养殖、造纸、食用菌基料化利用,次一点的秸杆用于生物质发电和秸杆肥料生产。

下午,在灌南县孟兴庄镇沂河淌境内,一台台搂草机在收割完的麦田里快速奔跑,一行行麦草被快速搂成一陇,在金黄色的大地上勾勒出美丽的线条。紧随其后的秸秆打包机,也铆足了劲儿,吐出一个个大大的草捆,多台铲车同时作业,将草捆装车后,快速驶出麦田。

农机手 赵万全谈到,我们一天一台机器打包1000亩地,我们来了五套机器,一天能打5000亩地,小麦收完以后,能随时可以秸秆离田,综合利用。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打包好的麦秸秆全部被当地一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收购。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发酵厂厂长 陈锦河表示,每年使用麦秸秆12万吨,产生的基料18万吨,生产蘑菇6万吨,实现经济价值6亿元。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灌南县通过组织合作社开展秸秆打捆回收,在全县形成秸秆收购、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产业链。

秸秆经纪人 丁建国谈到,我们将秸秆回收以后,主要销售给板材企业和食用菌企业,每吨销售价在250元左右,目前的需求量很大。

灌南县还对收储企业开展奖补扶持,引导秸秆收储企业开展直接销售和按需运送,提高了秸秆收储经济效益,并逐步完善“收、运、储、加、用”的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基本打通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的多渠道综合利用途径,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