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讲究回头客,投资也有回头客一说。近年来,徐州项目建设出现了喜人的“二期现象”,大量投资商成为徐州的“回头客”。是什么让投资者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
二期现象是指企业在徐投资后,继续投资二期项目,从招商引资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在2023徐州(北京)投资洽谈会上,天科合达签约了碳化硅衬底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在徐州的生产规模,助力徐州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高质量发展中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早在2018年,天科合达就在徐州投建了碳化硅衬底一期项目。
“天科合达在徐州第一个项目建设期间,徐州市及经开区领导高度关注、认真负责。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深入项目现场‘零距离’‘零障碍’服务;主动跟进项目进度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做好各项协调工作。这种亲商爱商、兴商强商的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高效率的企业服务,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扶企业所困的政策深深打动了我们,也坚定了我们在徐州经开区投资兴业的信心。”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说。
在徐州的投资,能够换回“真金白银”的回报。
曼德电子项目中的电动压缩机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目前一期所有设备和产品均已全部转产并顺利生产,预计今年产值约10亿元,下半年将启动二期投资,扩大产能。
去年7月,格雷博电驱动总成项目如约举行开工仪式。按照序时进度,格雷博将于2023年下半年全面投产,一期产能60万套,可实现产值约40亿元人民币。二期达产后,可实现120万套产能,年产值80亿元人民币。
好项目到哪都是“香饽饽”,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钉”在徐州?
徐州地理位置优越,背靠苏南,面向淮海经济区,四通八达的交通减少了企业运输成本,无论是企业想要布局华北腹地,还是南下开拓市场,徐州都是优选。
除此之外,对于企业来说,哪里有市场,企业就会到哪里去,这是市场经济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工程机械产业。
随着卡特、徐工等龙头企业在徐发展迅猛,利勃海尔、蒂森克虏伯、阪神机器等一系列专注于整机或核心零部件的知名企业纷纷来徐布局。
上游零部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现已实现从液压件、车桥等核心零部件到结构件、轮胎等基础零部件在内的较为完整零部件门类覆盖,中游20个整机细分领域均有覆盖,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50%。
“链主”企业徐工在徐州扎根,带动了徐州1000多家、全球4000多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以点带链、聚链成群的“强磁场”效应充分彰显。
在贝汇特机械及高端零部件制造项目生产现场,一期已建成的16000平方米厂房内,数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满线生产。
通过扎根徐州市场,企业吸足了养分,开始谋求长足的发展。
一期项目的旁边,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二期项目投资2.1亿元,占地约35亩,将新建4000平方米综合楼和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新上自动化生产线4条。企业年应税销售收入预估可达6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就业200余人。一期项目投产后,产品的提档升级有力拉动了销售。
“原先主要是配套徐工,现在我们的产品除了在本地有较固定的销路外,还销往上海、山东等地。产品的升级,也让我们有了打开国际市场的实力。通过在抖音国际版、谷歌、百度等平台发布信息,企业在线上逐渐拓展国际市场。目前,企业30%—40%的订单来自线上,其中不少是国际订单。”贝汇特机械制造科技(徐州)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李松介绍。
相遇始于“产业”,相持始于“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争当“回头客”,正是因为看到了徐州广阔而富有活力的产业链条。
如果说,徐州巨大的市场、完善的产业链,让“头回客”看到了机遇,那徐州持续推进更高水平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则坚定了他们当“回头客”的信心。
不少在建项目快审快批快办,使企业在投资中尝到“甜头”。
从2019年,江苏中科智芯集成科技项目作为省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到2020年项目投产,到投资扩产能开启二期项目建设,只用了两年。
用江苏中科智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大平的话来说,便是:“在徐创业的短短几年里,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企业发展,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很多支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环境优势日益凸显,这些都坚定了我们扎根徐州,不断将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念。”
许多企业在谈话中都离不开“快”字。
“进度快,让我们迅速抢占市场。”普达特科技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项目负责人刘二壮表示。
“去年10月份新厂开始动工建设,今年2月份主体完工,短短几个月就建成了约25万平方米的厂房。”江苏伟业铝材负责人廖望生表示。
“快”的背后,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持续跟进。
企业持续追加投资,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信任,更是对这个地方营商环境最好的褒奖。
在徐州投资发展,有事有人帮,无事不打扰,政府尽心尽力解决难题,更加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
放在更大的视野来看,从每年年初发布重大项目清单,到组成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专班,从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到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发展,一些重要政策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徐州的行动,既彰显着我们“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的坚定决心,也为企业选择徐州、留在徐州提供了制度保障。
(来源:徐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