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台插秧机灵格,行驶、掉头都不用人来动!开得又稳,可以节省一个人工,高效、省事!”6月9日,在吴中区临湖镇的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上,两辆经过改造的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在田间穿梭,进行机插秧作业,浓浓科技风,引得众多村民驻足观看。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传统插秧机需要一人驾驶、一人摆秧,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省去了驾驶人员,只留一人摆秧,在插秧机行驶过程中负责把秧苗放进摆秧盘。实际观测下来,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行驶路径很直,插的秧苗也基本保持了直线状态。在田垄隔壁,设有常规机插秧的比照秧田,通过对比,可以检验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的成效。
苏州临湖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徐飞告诉记者,当地建设了“无人化农场”,目标是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的加快应用,无疑增添了一大科技“利器”,“屏幕上动动手指,田块状态、插秧面积、作业路径等信息一眼就能看到,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有它帮忙,就不怕人手不够了,很期待年底的收成。”
徐飞介绍,今年夏种中,采用了变量侧深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进行变量施肥,可以科学合理地减少施肥量,也降低了后期补肥的人工支出。同时,宽窄行技术充分利用作物边际优势和高光效应增产的原理,同株距情况下可比常规插秧密度高出15%左右。再与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农机标准化作业质量高,要比人工驾驶插秧机的作业效果整齐,而且精准度都控制在±2.5厘米以内,行间距基本一致,匹配上高质量的育秧,几乎没有出现缺苗、断空的情况,更能节省人力,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据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苏州市不断推动“耕、种、管、收”关键环节农机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推进“无人化农场”建设,为保障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装备基础。同时,还打造了苏州市无人作业农机物联网监管系统,通过该平台实现对全市9个市级智能化示范基地,8个涉农县级市(区)智能农机的全监管、全操控,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索机艺、机信融合发展路径,向智慧农场建设迈进。
据该负责人介绍,此次变量侧深施肥宽窄行智能插秧装备技术在全市已建成的“无人化农场”率先开展试验示范,突出机艺融合,逐步推动耕、种、管、收各环节智能装备技术落地应用,探索“无人化农场”农机作业质量提升措施,推进粮食生产节本、增产、绿色化发展,促进农机强市建设。
(苏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