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安徽舒城七门堰、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临汾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白霓古堰四项工程入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包含110个成员国)设立和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开始正式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遗产的组织申报和评选,被称为“灌溉工程界的诺贝尔奖”,作为成员国,每年我国国家灌排委员会向世界灌溉排水委员会仅能推荐最多4个候选工程。

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候选名录我国仅4处,评选至今,全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仅30多处,洪泽古灌区,何以上榜候选名单?


(资料图片)

凭的是贯通古今的历史厚重

洪泽古灌区位于我市洪泽区境内,西依洪泽湖大堤,东至白马湖,北临苏北灌溉总渠,南至淮河入江水道,现状控制灌溉面积48.13万亩。洪泽古灌区源于破釜塘,始建于公元199年。灌区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是在用的古代最长堤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灌区为蓄水型灌区,由蓄水、取水、输水和排水工程组成。灌区的水源初为破釜塘、白水塘,明代大修洪泽湖大堤,拦蓄淮河水形成洪泽湖,洪泽湖淹没破釜塘、白水塘,成为灌区的水源至今。

灌区是灌溉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典范,蓄水工程从明代沿用至今,形成了责任明确的“工交”制度,“文武结合”“官民结合”的堤防管理体制,科学合理严格的闸坝泄水制度,责任分担、资金共筹的工程赔修制度。

凭的是接续传承的水运文化

洪泽古灌区现今的历史遗存包括67.25km的洪泽湖大堤、15km明清石工墙、源自三国、唐代和清代的5条灌排河道遗存,5尊清代镇水铁牛、34块石碑、300多块石刻以及滚水坝遗址、决口遗址等,工程遗存蔚为壮观。

灌区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石工墙使用千斤条石270多万块,蓄水规模在明代即达10亿m³,创造了直立条式石工墙、坦坡防浪、闸坝泄洪、三合土防冲等技术,是古代水库蓄水灌溉工程的杰作。

灌区是区域农业生产和防洪安全的保障,自三国至今持续发挥灌溉功能。现洪泽湖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洪泽湖大堤自古以来为淮河下游的防洪屏障,现保护3000多万亩耕地、2600多万人口和10余座城市。

除了灌溉屯垦,保障运河通畅,洪泽的水还保一方安宁。灌区从三国至明代为屯田重地,保障了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洪泽湖大堤是蓄清刷黄,保漕济运的关键,维持明清漕运四百多年,是国家安危所系。

凭的是泽被后世的积厚流光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古老的灌区跨越千年而生生不息。2021年,我市提出实施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性工程,如今,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正在有序稳步推进之中。

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百里画廊洪泽段建设的要求,洪泽区编排了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经济化、美好乡村建设、文旅融合等5大类34个项目,通过文化传承利用、开展生态修复、构建绿色交通、推动文旅融合、建设田园乡村等一系列举措,倾力打造水清、岸绿、业兴、人和的文旅产业示范样板,已启动建设多个项目。

在洪泽湖畔,周桥大塘生态修复与文化展示工程已经竣工,环洪泽湖道路洪泽段基本完成、古堰景区伫立在河畔散发历史的光辉,灌区树木苍翠、一碧万顷,处处彰显生机,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洪泽的壮美画卷正在这千年的古老灌区徐徐展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