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


(相关资料图)

激情澎湃的黄海给予它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也给它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如今,一股股数字大潮在这里集聚,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带领连云港奔涌向前。

当前,连云港市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大“智改数转”有效投入,推广“智改数转”应用平台,构建“智改数转”创新体系,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

政府买单释放“愿转”动能

成本优势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内涵。

日出东方是国内光热行业的领军企业。从进入制造业“数智赛道”之初,便体会到创新赋能企业“智造”的力量。

在日出东方平板集热器生产车间,一位辛勤的“搬运小哥”让人刮目相看———按照系统指引,一个“搬运小哥”就可以完成生产线下来的集热器归位,精准配送到指定位置。日出东方负责人张亚明介绍,通过“智改数转”,日出东方平板集热器车间的生产效率提升80%,订单准时交货率100%,在工品减少70%。

这样的生产场景,也是港城制造业“智改数转”后的缩影和样板。

企业“愿转”,是“智改数转”推进的前提之一。在成本为王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效益。

“过去,大多数企业是在内部想办法,如今,政府请来专家给企业帮忙。”市工信局技术创新处处长吴萍介绍,“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面向全国招标,遴选出84家服务商、110个服务产品及杰瑞信科、金鸽网络等9家本土服务商免费帮企业把脉问诊。”

今年,连云港市将对500家企业进行诊断服务,并进一步优化企业诊断需求征集、标段设置、诊断实施等环节内容,重点开展智能工厂(车间)、两化融合贯标、星级上云等诊断服务,不断提升诊断服务向企业实操的转化率。

企业主动作为角逐“新赛道”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从底层芯片到最上层的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化能力、先进制造模式经验等,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的第一步,经全局诊断、全域谋划才能避免走弯路。

前方有目标,心中有体系,从痛点最明显的环节入手,“小步快跑”推进转型,让港城不少企业已成为行业标杆。

众所周知,中药产品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体系,因此中药质量均一可控成为制约中药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瓶颈之一。

在市开发区康缘药业固体制剂智能化工厂,来自药材生产基地的中药材通过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实现从中药原料提取、精制到制剂的全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控。

“如今,康缘药业逐步建成和完善了中药智能化提取精制车间、中药注射剂智能制造车间、中药智能化固体制剂工厂、中药智能化口服液车间、智能化仓库5个智能化车间或仓库,构建了中药生产的系统化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介绍,“十三五”期间,康缘药业持续完善智能制造体系,新增智能化设备和系统1599台套,实现了中药注射剂、口服液剂和固体制剂等多机型产品从提取精制到制剂和仓储的智能化生产。较传统车间,企业生产线效率提高23.47%,能耗降低21.77%,质量均一性提高22.46%。

鹰游集团无水闪染产业线在8分钟内将一匹纯白色的坯布印染出来,整个过程不用一滴水;

天明机械智能化工厂生产的48饼氨纶卷绕机整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复连众数字化工厂让风电叶片的仓储、生产、物流、现场高效对接……

在政府频频出招,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举措的同时,港城企业主动作为,让数字化技术为企业生产持续赋能,以期拥抱新技术、新工艺,角逐“新赛道”。

多路资金加持提质增效

“连云港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高,民营企业占比高,实施‘智改数转’面临成本压力大、成效风险未知,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十分普遍。”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胡晓辉称,2022年,连云港市出台《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投入2000余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目前已经惠及201户企业。

“智改数转”具体到实践,是个“砸钱”的事。在这方面,连云港市各县区都争相出台政策,就怕落后。

“去年,我们成立了8个工作组,赴全区132家规上企业开展‘智改数转’诊断服务需求摸底调研,全面强化‘智改数转’政策宣贯,让企业及时了解并能够对照适用政策进行申报。”市开发区经发局局长田义华介绍。去年,恒瑞、康缘两家企业成功获批省“智改数转”奖补资金576万元,获批数量和获批金额均位列全市第一;杰瑞信科获批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市唯一。

徐圩新区为了让更多企业参与数字园区建设,出台《徐圩新区推进“智改数转”暨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落实资金奖补、财政支持、人才引进培育、成果培育转化等措施。园区企业盛虹的“虹云”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入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方案中国代表案例。

海州区通过举办“智改数转”,为企业开展企业上云、两化融合、互联网标杆工厂等相关业务专题宣讲,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积极主动开拓。“企业不搞花架子,最终要看产出和结果。我们边看边听解说,内心很震撼,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在前不久的一次现场观摩交流会上,海州区一企业负责人坦言。

在政策红利支持下,全市“智改数转”工作持续推进。截至2022年末,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36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个、星级上云企业258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