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提起缪梅清的名字,大家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50年来,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只要接到火警的电话,他都会在第一时间组织救火人员赶到现场,义务救火近千场,成功扑灭火灾700多起,减少群众财产损失900余万元。

火场“拼命三郎”,坚持半个世纪,义务救火近千场

每逢春节,都是缪梅清严阵以待的日子。2000年大年初一,邻近一个村子5间老房子失火,正在家中过年的缪梅清和其他6名队员驱车前往火场,从晚上10点钟一直扑救到次日凌晨2点多钟。此后,几乎每个春节,为了让大伙过个安稳的春节,老缪和他的“缪家军”都严阵以待,和家人一起团圆过年的日子屈指可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3年,洛社镇陡门村的出租户家中失火,缪梅清到达现场后看见火场内有两只煤气罐,其中一个煤气罐正在往外喷火,火焰达到1米多高。火星溅到缪梅清身上,顿日着火燃烧,他边脱衣边跳到附近河里,待身上火苗扑灭后,他立即疏散过往人员,并用水枪对煤气罐进行冷却降温。待煤气罐罐体冷却后,缪梅清走进仔细观察,发现煤气罐口的阀门已经被烧化了,他迅速上前,提起还在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赶紧扔进旁边的河里,防止更大的伤亡发生。

“煤气罐如果继续燃烧的话,就有爆炸的危险,危及到周围群众的安危,所以我也没多想就冲上去。”缪梅清说,当时煤气罐处于燃烧状态,情况危急,如果稍加迟疑的话,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一刻他一心只想着灭火。有次在洛社某村救火,夜里9点多钟出去,火刚扑灭完,又接到另外一处失火的消息。就这样,老缪一个晚上连救了3场火,直到凌晨4点多钟,老缪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睡了2个多小时,他又忙着张罗消防大检查的事情去了。有时候,34℃的高温天气,缪梅清穿着一身消防“战斗服”,一场火救下来,全身就被水和汗浸透了。

“救火梅清”事迹美名扬

近50年的救火场面中,还有随时倾倒的建筑材料、墙体、地面塌方积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危险,但缪梅清都习以为常了。

缪梅清,1950年11月出生于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五秦村,他是“缪家军”义务救火队的队长。他牢记“缪家爱救火,一代传一代”家训,虽因消防工作多次受伤,但始终无怨无悔。出身于消防世家的缪梅清,一生热心消防事业,他的手机号在政府部门挂号,他组建“缪家军”救火队,向省消防博物馆捐赠祖传木质水龙,义务为附近单位修理消防车,受到百姓和政府部门的一致称赞。

缪梅清的事迹在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节目报道,2015年12月人民网报道“惠山区缪梅清当选全国‘社区消防宣传大使’”。2008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省杰出青年消防卫士;2015年被评为江苏好人、全国首批优秀社区消防宣传大使;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无锡十大杰出人物。

“救火兄弟兵”,只为大伙睡得更安稳

在洛社镇石塘湾西石路边,有一处不起眼的铁皮房,这里原本是一间乡村警务室,多年前警务室搬迁后,缪梅清便把自己的消防救火队搬到了这里。不要小看这间只有10平米的小房子,消防车、消防服、水带等消防设施配备齐全。除了70岁的缪梅清,队伍中的六人都姓缪,且彼此之间都有亲缘关系。

队员中年纪最大的是梅梅清的大哥,已经70多岁;年纪最轻的是缪梅清的堂弟,也已经50多岁。“大家都有相同的经历,从小看着大人四处救火,耳濡目染。也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缪家军’才能成立,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对于自家兄弟们的支持,缪梅清十分感动。

半个世纪以来,缪梅清和他的兄弟们起早贪黑,不惧热焰,辗转各地做着火场“逆行者”。提起“缪家军”,很多村民从最初的不理解、笑他傻,到现在个个竖起大拇指:“能坚持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年纪这么大了,还是一遇到火情就冲锋在前。”五秦村副书记顾程亮评价“缪家军”说,“缪家军”机动性强,五分钟就能赶到火场,火情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处置。老百姓都说有了“缪家军”,大家睡得更安稳了。

“缪家救火,代代相传。”这是老缪家的家训,已经沿袭了100多年。缪梅清常说,等到他们老到无法救火的时候,就会把担子交给下一代。但是如今,老缪也遇到了问题:年轻一代不愿接班。不过他也很乐观,表示即便义务消防队可能后继无人,也要在有生之年和大伙儿一起,开着消防车继续当勇敢的火场“逆行者”。“消防队如何留不住,那么就给大家留点精神好了,这也是我们兄弟几个热爱了大半辈子的事业。”缪梅清笑道。

四川凉山大火事件,让消防员这个群体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和消防“正规军”比起来,也许洛社这支民间消防队并不那么专业,消防器材也略显寒酸。但这7个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每个人都动容。消防员是“最美逆行者”,是和平年代最累的群体之一,这么辛苦,需要冒生命危险去坚守的工作,“缪家军”坚持了半个世纪,并且还会一直坚持下去。(来源:惠山高新区融媒体中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