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项目但缺资金,有资金但没有好项目……在徐州市铜山区,通过破除村级界限,这两道题被当成一道题来“算”。借助“跨村联建”的模式,帮促村的发展短板在联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补足,携手发展成为了优秀的解题答案。
春暖花开,这两天,走进位于铜山区马坡镇大新庄村的江苏照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的新气象扑面而来。在原先1000平方米种鹅孵化基地的西边,一个更大规模、更高标准建设的基地正在建设。能够快速变现自己的发展规划,江苏照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支广波最感谢的是跨村联建解决了资金难题。“去年,根据对市场行情的预判,我们决定再建一个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种鹅孵化基地,但资金缺口较大,有了好的发展规划,却没实力去实现。”支广波告诉记者,得知企业的情况,村里一起帮着想办法,最后还真就想到了好办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新庄村原本是低收入村,临近的蒋楼村又是重点帮促村。大新庄村2019年拿到了120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资金,蒋楼村去年则拿到了16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帮促资金。蒋楼村没有项目用地,帮促资金收益率不高。与其蛮干硬上,不如两村联手,共同搞村企联建,不仅能解决照达农业的资金问题,帮促资金的收益率也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帮促资金一定得投到稳妥的项目上,绝不能有一点儿闪失。”大新庄村党总支书记赵松玲对于这重保障是做过调查,并经过实践考验的。
同样是在2019年,江苏照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面临一次发展的选择,原先5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扩大规模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大新庄村通过慎重的考察,决定把当年120万元帮促资金投入照达扩建项目,帮助照达农业把原来的孵化基地扩大了一倍。120万元的资金注入,让照达农业的种鹅年出栏量从100万只一越迈上了300万只,一年的纯利润也从100万元大跨步增长到了300万元。而大新庄村也拿到了约定的每年12万的“红利”。帮促资金的收益率有了稳定的保障。
不仅如此,去年,两村联手,由大新庄村牵线,蒋楼村出资,又向照达农业注资16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照达农业去年5月开建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孵化基地,预计年底前能投入运转。“新的孵化基地建成后,种鹅年出栏量能达到500万只,一年的纯利润也能达到500万元。不仅企业能迅速抢占发展的风口,大新庄和蒋楼村的帮促资金也能得到比较高的回报率。”赵松玲表示。
帮促村联动发展,在铜山不只发生在大新庄和蒋楼,而是一种不断探索的发展新模式。近日,在黄集镇左庄村,一个1560平方米的粮仓也是用跨村联建的方式建起来的。在左庄村村部不远处,记者看到,这个正在建设的粮仓正在进行地平处理,预计几个月后,就能正式投入使用。“建这个粮仓,左庄村和郓城村各拿出160万元帮促资金。如果只有左庄村一笔资金投入,规模要小一倍。但若是规模小一倍,产生的收益可就远不只差一倍了。而且,我们村建粮仓还有位置优势,靠近主干道,运输和仓储都更便利。”左庄村党总支书记孙子茹告诉记者。
前几年,左庄村把帮促资金用在了发展股田制上,村集体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实施稻麦轮作,集体年收益逐年递增,去年仅此一个项目,村集体就实现纯收入40余万元。但靠规模化种植能获得的收益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峰值”,怎样让帮促资金能继续用在刀刃上,左庄村有了建粮仓的想法。“之前,收割完粮食仓储无空间,就算价格不合适,也得狠心卖。建起了粮仓,就能择机出售,化解粮价不稳的风险。”孙子茹说,左庄有发展的好项目,而郓城缺项目,在镇里的“撮合”下,两个村一合计,决定携手发展。
“有两笔帮促资金的注入,粮仓能建1560平方米,仓容量3560吨,辐射带动7000亩粮田。同时,村里还计划建设一体化烘干车间,在服务本村的同时,拓展对外烘干业务,预计年收益可达到20万元。”孙子茹说。
铜山区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范继刚坦言,“对于帮促村而言,有好项目但缺资金,有资金但没有好项目,并非个例。” 怎样解决,铜山很早就拿出了一套思路——整合帮扶资金,使其能产生最大化的收益。
这些年,铜山不断整合帮扶资金干大事--2017年,铜山区通过整合帮扶资金11451.98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场96144.6平方米,并以租赁的形式交由铜山牧原公司使用,每年按项目投资额的10%支付租金。目前,牧原公司已累计向57个村集体及13940名低收入农户分红5428.7万元;2020年,又整合帮促资金1211.26万元,在何桥镇机场搬迁安置小区220户农户的屋顶建设光伏小镇项目,电站规模2.4兆瓦,为村集体增收又提供了一重保障……“去年,我们核算了一下,我区整体帮扶资金项目资产的净收益率达到了8.5%以上,这也得益于我们把资金整合投入到好项目上去。”范继刚告诉记者。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