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相关资料图)
可是近日在京津冀灾区现场,有一批人反其道而行之。
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线救援现场摆拍作秀,更过分的是竟然有人去到遇难蓝天救援队员家门口开直播。
▲ 图源:微博@中国新闻网
一群蹭热度、消费灾情的妖魔鬼怪,为了流量毫无下限。
网红追逐流量本无罪,那也得分个是非场合轻重缓急不是。什么流量都敢蹭,不仅会害了你,而且还会给救援工作增添更大的麻烦,成为拯救他人生命路上的绊脚石。
这种网红作秀的乱象,在近几年特别常见。
远的不说,在今年5月份的“小麦事件”,就有不少穿着光鲜、手持直播机器的网红在麦田间扎堆,以农民的苦难为炒作噱头。甚至还传出“不让收割机下高速延误麦收致麦子发霉”等谣言。
▲ 图源:微博@极目新闻
前年7·20郑州特大暴雨,一批“逆行”网红在灾区表演发放物资、“慰问群众”;同年奥运冠军全红婵老家一天遭2000多网红打卡,骚扰村民深夜不得休息;今年一女网红以火警现场为背景直播跳舞,被批吃相太丑陋…
每当热点事件或热点新闻人物出现后,总有一些人不怀好意,打着“关注”、“追捧”的旗号来引流,少数人甚至捏造事实、制作话题,衍生出系列“次生灾害”。
要论逢场作戏的能力,这些形形色色非科班出身的网红可一点都不输荧幕前的大明星。
他们随时stand by,嗅到流量的味道,如同嗅到食物味道的苍蝇一般,一股脑地蜂拥而至。在镜头面前的人设立得比某些顶流还要真,那叫一个“有血有肉”啊。
▲ 图源:微博
当然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不排除有极少数积极参与救援工作的正义网红。
此类事件屡禁不止,事实证明,仅凭网红自身的道德感约束是行不通的,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最终还是得靠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对相关违规内容的打击力度。
“吃人血馒头”的企业
从广大网友对于这种不当蹭热点的网红的唾弃,可以看出类似的天灾人祸事件属于借势营销的雷区。
一般是没有什么知名度、粉丝数量少的网红,才会选择这种上不了大台面的方式,以小博大去吸引流量,品牌方还是慎用为妙。
但还是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选择铤而走险的,咱也不知道策划者的大脑是不是缺根弦。
像前年河南大暴雨期间,河南本土房企康桥地产、永威置业、亚星集团等就利用河南大雨做起了热点营销。
“入住高地,让风雨只是风景。”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有车位,无烦恼。”
“暴雨来袭,你的爱车还好吗?”
▲ 图源:微博
在这个节骨眼上,河南本土企业一家把全省人民受灾当成风景,一家不问人命反而关心起车来,为自己的房子/车位打一波广告。即使再有创意的文案,都会被披上“吃人血馒头”的骂名。
暴雨无情人有情,这些企业不展现团结互助的一面也就算了,还出来“抖机灵”,看不出一丁点的爱心与关切,满眼全是生意与利益,任谁看了都会心寒。
在灾难营销和低俗营销上搞“一语双关”的。7月20日当天,享道出行郑州发布了题为《暴雨预警:“我有点大,你们忍一下!”》的微信文章,利用吴某凡丑闻事件打擦边球玩低俗梗,落得被全网数落的坏名声。
▲ 图源:微信
除了天灾,事故也是品牌借势营销的重大雷区。
去年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不幸遇难。有些“缺心眼”的企业“丧尽天良”,把坠机事件当做营销工具,打起了广告,搞起促销活动。
▲ 图源:微信
仿佛之于这些企业,道德的下限就是用来突破的,良知根本不存在。只要把“黑红”营销法则中的“黑”发挥到极致,就能取得“红”的效果。
事实证明,在这种“作”法下,品牌“知名度”是有了,但声誉和信任度也毁得七七八八了。
借势营销是门学问
在涉及灾难、生死、伦理的敏感事件中,其实不适合进行借势营销,但也不代表什么动作都不能做。
有责任与担当并且有能力的企业或品牌,真心想回馈社会,展现一丝“绵薄之力”,最直接的方式是捐款。
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因低调豪捐而疯狂圈粉的鸿星尔克,不仅点燃了一轮“野性消费”狂潮,更重要的是切切实实赢得了大众的好感与信任。
▲ 图源:微博
俗话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向善的途径又岂止一条。
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帮助民众的过程中展现品牌的价值。
洪水、地震等突发灾情,往往会造成粮食、物资紧缺。国内饮料巨头“大自然搬运工”农夫山泉致力于在第一时间把饮用水送往救灾现场。
此次在受灾较为严重的门头沟区,农夫山泉一线员工们展开紧急行动,在半天时间内将10万余瓶、1000多桶饮用水送到灾区居民手中。
▲ 图源:农夫山泉
卖着均价6-8元/杯奶茶的蜜雪冰城,捐赠1000万元的同时,还从就近仓库挑拨4.7万箱瓶装水发往灾区。
蜜粉们确实应该骄傲,因为雪王值得!
▲ 图源:微博
而且蜜雪冰城似乎是奶茶品牌中带头捐款的,在其之后,喜茶、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星巴克等企业也都纷纷站了出来,为灾区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虽说不论先后,不论数目大小,品牌们的善举都应得到尊重和赞扬,但投掷在舆论场上产生的声量还是有区别的。
很多时候先行者往往是最容易被人们记住的,当然也会有例外,比如鸿星尔克、蜜雪冰城等品牌,就是“赶早不如赶巧”的代表,其中也包含了网友“偏爱”的成分,自发为它们制造话题。
▲ 图源:微博网友
说到底,无论是商业行为,还是公益事件,凡与品牌挂钩的都难免会被消费者扣上“炒作”的帽子。
所以品牌们需要做的不是瞄准热点“逢场作戏”,而是把回馈社会的公益行为贯穿在企业文化中的方方面面。
真心实意最能打动人。对于一个热衷于投身公益慈善的品牌,你还非得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质疑人家搞营销,着实没有必要了。毕竟也没有人硬逼着你去帮衬那些捐款做慈善的企业。
*编排 | 又耳 审核 | 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