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增宣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当天,增城区“田长制”启动仪式在朱村街万亩农田举行。目前,增城作为广州市唯一“田长制”先行县,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


【资料图】

发挥试点作用,打造“田长制-增城样板”

推行“田长制”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的根本举措。

对此,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蓉表示,增城作为先行县要充分发挥试点带头作用,创先争优、真抓实干,着力打造耕地保护田长制“增城样板”,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保障。

比如,聚焦目标精准施策,高位推进“田长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保证全区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逐步增加优质耕地面积,全面提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水平,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任务。

同时,拓宽宣传渠道和形式,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充分发挥田长制的积极作用,利用好增城现有的信息平台和技术优势,全方位构筑耕地保护“空天地网人”一体化监督监测防线。鼓励基层探索创新“田长制”做法,加强经验总结、交流和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广州市“田长制”工作不断完善。

建立工作体系 ,高位推动“田长制”实施

“田长制”先行县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据介绍,今年5月,增城区在全省率先印发《增城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区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田长办,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各镇街党政一把手,村社书记共同组成的2774人田长队伍,初步建成区、镇街、村社、网格四级田长和护田员、监管员、执法员的“4+3”组织责任体系,进一步筑牢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安全屏障,确保田长制高站位部署、全方位落实。

记者了解到,增城现有耕地约21万亩,共划分了1.8万个“田长制”耕地保护网格。“田长制”的建立,意味着每个网格、每块田都有了守护人和责任人。自按下“田长制”“启动键”后,增城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以巡田工作为例,过去一个多月来,共出动村社田长巡田600余人次,巡查里程达1550公里,巡田轨迹遍布13个镇街,在第一时间发现、制止、整改耕地保护违法违规行为。

为提升基层田长工作能力,当天,还举办了增城区田长培训会,邀请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专家讲解耕地保护有关政策、“田长制”技术支撑系统使用规则,并邀请中新镇代表向参会人员讲授经验,向每个行政村(社区)发放“田长制耕地保护网格分布图”,进一步提升基层田长的耕地保护水平和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