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晋级,中国“2万亿”城市已扩容至7员。作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些城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城市进化论将重磅推出《“2万亿俱乐部”劳动人口可持续竞争力报告》,探析城市经济增长动能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
7座城市中,上海、北京GDP已超过4万亿,深圳超过3万亿,重庆、广州、苏州和成都同列2万亿梯队。此外,武汉、杭州2022年GDP都已接近1.9万亿,离跨入2万亿门槛只差“临门一脚”。近日,“2万亿俱乐部”城市相继亮出新目标:
2月21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目标是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广州离这个目标更近——不久前,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一万亿”,支撑全市2023年GDP突破3万亿。
深圳和重庆则已亮出4万亿时间表:按照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25年,经济总量将达到4万亿元;重庆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到2027年GDP迈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
此外,杭州和武汉正全力冲刺2万亿。几天前,刚刚被武汉超越的杭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要“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GDP增速目标为5%以上;武汉今年增速目标则设定在6.5%以上,据此计算,2023年武汉GDP将大概率突破2万亿元。
“大国大城”时代,城市竞争目标正从“万亿”向“2万亿”进阶。这意味着什么?我们从GDP、人口、资金、市场主体和R&D经费投入强度等方面进行剖析,以“实力、引力、热力、活力、动力”五个维度,剖析“2万亿俱乐部”城市含金量。
人均“实力”
为更好地描绘城市真实实力,我们通过两个平均指标来观察发展质效。
不同于总量排位,人均指标“打乱”了“2万亿俱乐部”城市排序。
9座城市中,北京2022年人均GDP达到19.01万元,高居榜首,苏州、深圳分别以18.65万元、18.32万元位列第二、三位;重庆、成都分别为9.07万元、9.82万元,排名最后两位,也是唯二尚未突破10万元的城市。
作为反映经济集中度的重要指标,地均GDP差异较大。深圳以每平方公里创造16.21亿元的“价值输出”独占鳌头,是排在第二位的上海2倍多,是第三位广州的4倍多。重庆排名垫底,地均GDP仅为0.35亿元,杭州、成都分别为1.11亿元、1.45亿元,也相对较低。
人口“引力”
“2万亿俱乐部”作为对城市经济规模的直观形容,折射了城市对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吸纳人口,即是重要表现之一。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10年至2020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前三名,分别为深圳(713.6万人)、广州(597.6万人)和成都(581.9万人)。
从十年年均增长率来看,9座城市均高于0.53%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5.35%)、广州(3.93%)最高,上海(0.80%)、北京(1.10%)最低。同为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开放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大量流动人口,十年间也沉淀了大量人口。而北京和上海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近年来严控人口规模,导致人口增量和增速不及其他几座城市。
从劳动生产率上观察,“人多”并不必然产生更多劳动价值。
上海、北京、深圳跨越2万亿节点时,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8.12万元/人(2011年)、18.58万元/人(2013年)和17.74万元/人(2016年)。2021年,北京和上海GDP同步跨越4万亿,劳动生产率也携手跨过30万元/人,分别达到34.78万元/人和31.66万元/人。
目前同样处在2万亿级别的重庆和苏州,则形成鲜明反差。2017年重庆GDP突破2万亿时,劳动生产率仅为12.09万元/人;苏州在2020年GDP破2万亿,同期劳动生产率为26.99万元/人,两者相差一倍有余。
截至2021年,重庆、成都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6.72万元/人、17.23万元/人,是9座城市中唯二尚未突破20万元/人的城市。
资金“热力”
通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即“资金总量”这项指标可以看到,截至2022年底,9座城市共计吸纳全国23.1%的资金总量,接近9城在全国的经济份额占比。
其中,北上深作为目前仅有的3座“10万亿”城市,三者存款总和比其余6城总和高出近9万亿元,表现出更强的资金吸附力。参照沪深两市经验,城市经济规模直逼3万亿大关,资金总量随之迈上新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钱”作为遵循市场规律的关键要素,会向“强者”集中,支撑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热力“滚雪球式”增长。通过上图可以看到,过去十年,除北上深自2014年左右开始快速拉升外,杭州2018年后也走出上升趋势,逐渐拉开与成都、重庆、苏州等城市的差距,向广州逼近。
市场“活力”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既关乎就业民生,亦投射市场活力,从中可以窥见地方营商环境。
2022年,深圳以新增52.2万户、总量393.78万户的成绩继续位居榜首,成都新增57.94万户、总量363.89万户,排名第二。重庆、上海及广州市场主体也均超过300万户,苏州和北京在200万户量级,武汉和杭州则还处于100万户量级。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足够多的市场主体支撑着这些头部城市的“骨架”,通过自身活动,让经济“流动”起来。
进一步聚焦,上市公司作为优秀企业代表,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从已经跨越2万亿的7座城市来看,上市公司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为集中,仅深圳就有128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诞生的上市公司也较多。
创新“动力”
2016年我国启用新的核算方法,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计入GDP,被外界解读为既可增加GDP总量,也可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实现转型升级。也是在这一年,深圳跻身“2万亿”行列。
过去十年间,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出现过几波明显上涨,向一直保持6%左右强度的北京不断靠近。对应具体时间节点,2016年,深圳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4%;2021年超越3万亿时,已达到5.49%。苏州也有类似成长路径,2018年投入强度超过3%后,第二年再度提升0.64个百分点,2020年以3.78%的投入强度,助力GDP总量完成2万亿跨越。
但并非所有“2万亿俱乐部”成员都形成了创新动力的强支撑。2021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4%,重庆低于全国均线。最高的是北京,达到6.35%,其后是深圳(5.49%)、上海(4.21%)和苏州(3.91%),成都3.17%的投入强度好于广州和重庆。同时,从投入总额上看,成都掉至倒数第二位,约等于北京的24%、上海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