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景中住,出门画中游。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石塘镇张兴村精心打造的江苏省农房改善示范项目张兴社区,已经成为村民们宜居宜业的幸福源泉。


(资料图片)

土坯房升级小别墅,环境更美了

提起农房改善,今年68岁的房奎喜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2021年以前,房奎喜还住着90年代盖的两间土坯房。现如今,已经住上了167平方米的两层带院小楼房。不仅住的环境变好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现在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每月在村里做一些花木养护、动物喂养的事就有20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钱、养老金、计生补助,每年算起来有3万多块钱。”房奎喜告诉记者,家里5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村里,每年光流转金就有近6000元,再加上妻子每年近3万元的收入,老夫妻一年能有6万多元的收入。

忙完修剪草坪的工作,房奎喜拉着记者去看他的小别墅。白墙黛瓦,双层小楼,门前有院子还有小菜地,既充满现代气息又留住了乡愁记忆。“现在住得很舒服,比原来好多了。楼下一个房间我们住,楼上一个房间儿子儿媳住,还有一个客房,来了朋友都能住,宽敞多了。”房奎喜笑着说。

会种田更要“慧”种田,产业更旺了

高杰今年49岁,是土生土长的张兴村人。2015年,高杰看到周边镇村到处在搞土地流转,她也萌发了扩大稻麦种植面积的想法。“第一年流转了38亩地,因为刚开始扩大面积,不敢拿太多地,害怕有风险嘛。后来积累了一些经验,技术也成熟了,就越种越多了。”高杰说。

从38亩到320亩,高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并成立了鼎运家庭农场。同时,高杰也发现,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传统的人工种植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而应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不仅能解决用工难、效率低等问题,还能搭上国家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利好政策的便车。几年间,高杰先后采购了拖拉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等全程机械化设备,还得到了许多农机补贴。“国家政策真好,就拿农机补贴来说,我们家七七八八享受了12万左右的补贴,替我们省了一大笔钱。”高杰说。

走出去变成留下来,生活更甜了

江苏新华东尼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尼龙制品的大型企业。今年29岁的王烽就在新华东尼龙公司的金工车间上班,负责数控车床的操作。2016年,刚毕业的王烽和许多外出务工青年一样,辗转扬州、无锡等地找工作。2018年,王烽回到家乡,发现家乡变化很大,而且家门口就有好样的企业,这让他坚定了返乡就业的决心。“这边上班离家里很近,骑车的话两三分钟就到了,平时还能够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孩子。”王烽说。

离家近,工资待遇又不低,每月大几千的工资,和城里没有两样,这让王烽安定了下来。在公司上班后,王烽工作认真,很快就掌握了技术要领,待遇也逐步上升。王烽告诉记者,他的理想是通过努力,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蓝领。返乡就业后,王烽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今孩子已经5岁了,王烽每天下班就陪伴家人,共享幸福时光。“未来希望学习更多的技术,多苦一点钱,然后照顾好家里,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王烽说。

据了解,张兴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共新建了186套安置房,改造提升了212套农民住房,也就是说,有近400户村民在农房改善中受益。同时,村里还招引了6家企业,有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这些都是村民们心中的“小确幸”,是他们宜居宜业的幸福源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