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清凉海风吹拂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密匝匝、沉甸甸的菜籽荚前俯后仰,压弯了枝杆。6月2日,在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一帮年轻人专心摆弄小飞机,准备勘察田头气象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专家正在采集气象、土壤、油菜生长等数据。承包这片田地的种植大户张绿林自豪地说:“现在我这片油菜田,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种植。”
今年,张绿林尝试高密度种植取得成功。3000多亩油菜地划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种植对照区。高密度种植区每亩油菜5万多株。中国农科院最新测产显示,高密度种植试验田块机收亩产达323.87公斤,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张绿林在东台沿海种植油菜已有20多年,开始的时候,每亩田只种6-8千株,产量每亩100公斤左右,耕种管理还全部依靠人工。每到油菜栽插、收获季节,动辄要请数百大叔大嫂,每日每人也只能栽插八分地、收割一亩地。油菜收获只有短短三天时间,遇到刮风下雨,一不留神就要遭灾。现在,高密度种植全程机械管理、机械抢收,张绿林只要到田里走走看看。
高密度种植对田间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张绿林的油菜田成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省市专家全程跟踪管理搞科研,让张绿林从传统农民变成了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新农人。田头,配备了气象站、虫情测报站;田间,竖着一根根摄像头,探测仪;田内,埋着土壤传感设备。从绿油油的菜苗拔节生长,到黄澄澄的菜花清新怡人,再到金灿灿的菜籽荚挂满枝头,每隔一段时间,专家就要带着小飞机前来飞行监测,通过实时拍摄和光谱传输,让平台监测分析,精准指导农事。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金永奎介绍,今年1月中旬,一场寒流让不少地方的油菜受到冻害,专家团队提前对张绿林预警指导,采取追肥防冻措施,油菜生长安然无恙。据了解,东台沿海的油菜新品种由中国农科院选育,集成精量播种、密植栽培、机械收获等技术,克服了盐碱地出苗难、产量低等关键问题。
据统计,今年东台市共种植12.47万亩油菜,预计油菜籽总产2.8万吨左右。
(来源:东台市融媒体中心/张一峰 刘煜 文/图 周申奥 宣言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