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地方立法需要听到基层百姓的声音。昨天(4月19日),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发出全市首张“立法建议采纳证书”,以感谢基层百姓对扬州地方立法工作的支持。

收到这张001号“立法建议采纳证书”的热心市民叫杨文祥,去年(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时,他主动找到法工委,提出将“隋炀帝墓”纳入条例中“大运河文化遗产”范围的建议,被起草组采纳,最终写进了条例中。

市民杨文祥说:“隋炀帝与大运河关系非常密切,应该把写到立法条款当中去,这实际上也是尊重历史、尊重史实。意见被采纳,我感觉到很荣幸,作为其他职能部门来讲,也是在坚持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

今年(2023年)6月22日,《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市人大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的制定出台离不开人民群众集体智慧,为鼓励全民参与立法,他们将把颁发“立法建议采纳证书”这项工作实现常态化。

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还大力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法规条例的制定集民意、汇民智。

昨天(4月19日),在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广陵区汶河街道,首期“梧桐论法”活动热闹非凡。文化学者、社区干部、居民群众等40多人济济一堂,畅谈地方立法。活动还向去年(2022年)提出立法建议被采纳的居民代表颁发了“金点子”证书。据了解,汶河街道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已有126条“金点子”被立法机关采纳,全民参与立法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今年(2023年),市人大又在全市新增基层立法联系点11个,总数达23家。

(《零距离》记者/路辉 汤超编辑/徐玮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