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徽州区地处新安江上游,辖区河流38支,控制流域面积 419.42平方公里,被誉为“黄山天池”的丰乐湖4A级景区坐落群山之中,丰乐河穿城而过,水润之处,满目苍翠,“山绕清溪水绕城”是对徽州区最真实的写照。

近年来,徽州区坚持把“践行节水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用水方式的重要抓手,创新“四个三”工作法,一体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全面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完成新安江流域首笔水权交易,交易水量4.77万立方米。连续3年获市最严格水资源考核优秀等次。

“三力齐发”推动节水创建

组织推动。成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14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事业,全面构建“政府领导、水利牵头、相关单位协助、社会参与”工作格局。规划引领。立足区情、水情,科学编制《徽州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国家节水行动徽州区实施方案》等规划文件,为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度保障。加强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建设,落实水资源费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市场调节与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绩效考核和社会监督机制,推动各行业节水,形成科学有效工作体系。

“三方协同”筑牢节水屏障

工业节水降耗。坚持以节水型企业创建为抓手,引导鼓励企业加强工业节水改造,有效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功创成省级节水型企业10家、市级节水型企业13家,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34.13%、20%。农业节水增效。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及空间布局优化,持续推进灌溉渠系节水改造,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推行农业节水。近年来,投资近3000万元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先后完成坑上村5G智能生态茶园、谢裕大茶博园农业四情智能化监测节水灌溉示范点建设。生活节水提标。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推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改造提升和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生活节水成效。近年来,先后投资1.4亿元,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7处,完成二水厂扩容改造工程,城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从10.45%将至9.89%,创历史新低。

“三化同步”提升节水质效

管理制度化。全面建立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落实新(改、扩)建项目节水“三同时”管理制度,积极落实计划用水管理,全区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单位数量实现全面覆盖。监管科学化。积极运用智慧水利、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在线监测管网漏损和水电站下泄流量数据,推进安装取水计量远程监控系统,加强对重点用水户日常监管,实时掌握全区供水用水情况。截至目前,全区4个重点取水企业均已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大幅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中水资源化。始终把中水资源化利用作为节水开源的重要内容,按照“低碳、绿色、循环”的节水用水思路,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通过与首创环投合作,实现3000立方米/日的中水用于城市绿化及城市除尘,让水资源循环利用更加高效。

“三轮驱动”凝聚节水共识

夯基础。深入推进节水设施改造更新,累计新建改造供水管网65公里。严格实行节水器具和设备的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区新建住宅节水器具普及率100%,有效控制了“跑冒滴漏”现象。强示范。重点打造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小区、学校等一批高标准节水载体,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节水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6家企业、35家区级公共机构和10家居民小区创建节水载体,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单位和居民小区覆盖率分别达44.83%、59.32%和24.39%。浓氛围。紧扣“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校园等“五进”活动,提升节水宣传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凝聚全民参与的节水用水的社会共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