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展开幕式现场。该展览设于和义路的宁波教育博物馆内,为期20天。鲍国栋摄
(资料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冬冬
“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如果你是地道的宁波人,对这首宁波老话童谣《十二月子字歌》一定不会陌生。
孩子说,孩子看,开心观展。鲍国栋摄
而在3月18日开幕的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纸剪·非遗》学生剪纸作品展上,这首“童谣”化作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令人耳目一新。
在宁波教育博物馆此次剪纸展现场,记者首先被这组由12幅生动有趣的剪纸组成的《十二月子字歌》童谣剪纸吸引了目光。放鹞子、下秧子、烧锭子、揾粽子、落雪子等极具生活气息和传统民俗味道的场景,经孩子们的巧手,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剪纸中。
童谣《十二月子字歌》部分剪纸作品。陈姣吉摄
“这是我们学校12个孩子合作,在疫情期间,大概花了两周左右的时间完成的。”该校剪纸老师陈姣吉告诉记者,该校自2016年建校以来,就开设了剪纸课,现由她和王婕两位老师担任授课教师。从2019年开始,课程将剪纸与童谣结合,挖掘其中的人文元素。
“因为童谣和生活联系紧密,又有很多民俗、美食、季节等元素包含其中,很适合孩子。”她说,目前全校共有150来名同学选择了剪纸课,以1周1次(两节)的频率进行学习。
“剪纸和童谣都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感觉它们挺配的。”深受陈老师喜欢的创作者之一、503班的男生何昀恩告诉记者,他从五六岁会用剪刀开始,就喜欢拿着剪刀不停地剪剪剪。“三年级时学校‘艺术天地’开设了剪纸课,我感觉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说。
“我剪的是六月这幅作品。当时正好碰到疫情,因此画草图和剪都是在家里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大概花了两周时间。”昀恩说。
何昀恩的剪纸作品。
趴在地上、沉浸于剪纸中的忘我创作的何昀恩。(受访者提供)
“熬夜他都要做。就像小时候让他停掉美术课转文化课一样,他央求说他可以不吃饭,把省出来的时间用来画画。”昀恩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痴迷剪纸,并很享受这个过程。
有一度,随着文化课的压力越来越大,她想让孩子不要剪了。后来发现孩子太喜欢了,再怎么阻止也没用,“因为孩子说画的时候很开心,脑子里想的都是开心的事情。剪纸的时候也是,心里都是在唱歌。”
“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该校小学部校长吕敏告诉记者,该校的童谣剪纸课程,意在让孩子们用小剪子来探寻童谣中所蕴藏的宁波美食、宁波民俗、宁波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孩子们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本次展览收录了“甬城风情”“甬城人文”“甬城四季”“卯兔迎春”四大板块上百幅作品,作品饱含该校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也传递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感受和热切期待,展期为20天。
《过大年》剪纸长卷。李梦梦摄
满墙纸鸢春意浓。李梦梦摄
可爱的兔年生肖剪纸书签。张静摄
“‘小剪子,剪头尖,百样故事都能剪。’剪纸老艺人的这句老话在孩子们身上‘应验’了!”一直在致力于剪纸艺术弘扬和推广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魏晓红说,很高兴看到剪纸艺术在孩子们身上焕发新生,更让她欣喜的是,该校一些孩子的剪纸水平在省内也很有竞争力。
“希望更多的学校能继续一起来重视剪纸等传统美育教育,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它们,从中获得一生的自信和快乐源泉。”她如是殷切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