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玉米地郁郁葱葱,一畦畦大棚菜长势喜人,一处处标准农田形如棋盘。仲夏时节,记者驱车行驶在朔州市朔城区的乡间小道,满目绿色间闪动着农民朋友劳作的身影,欢声笑语在田间地头回荡……从朔城区乡村的变化不难看出,农业发展强了,农民日子好了,农村面貌新了。
运用膜侧播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
近年来,朔城区依靠科技强农支撑,培育壮大特优产业,打造绿色有机品牌,闯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区重点推广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技术,让这项有着省时省力、耐旱保墒等多种优势的农业技术“遍地开花”,成为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促进粮食稳产保供的“好帮手”。
(资料图)
朔城区滋润乡南西河底村村民王富告诉记者:“通过运用膜侧播种技术,玉米每亩可增产最少150公斤。去年春天风大,未使用膜侧播种技术的玉米全被吹倒了,采用膜侧播种技术的玉米就不受影响,几乎全部长上来了。”
膜侧播种技术,全称“玉米及杂粮膜侧播种艺机一体化技术”,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研发的一项玉米杂粮精量播种艺机一体化实用种植新技术。2017年,该区开始推广膜侧播种技术,这项技术不打孔、不放苗、不开沟,极大地减轻了劳动量。
截至目前,朔城区膜侧播种机保有量1400台,达到了日播300亩的能力,膜侧播种面积50万亩,种植品类从玉米延伸到了各类小杂粮,同时辐射四周,带动连片应用膜侧播种技术近1000亩。
走出种稻种菜新路子
2023年,朔城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三分之二稻田是从原来的盐碱地改良而来。
朔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我们将过去的改地适种调整为改种适地,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稻治碱、以水治碱的新路子。让盐碱地焕发生机活力是朔城区的一大创举。”
随后,记者来到朔州市臻勤农产品有限公司,参观了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基地。该公司负责人郭瑞告诉记者,他们充分发挥当地高原冷凉、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的优势,在2021年首创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基地,于2022年继续推广应用有机农业栽培技术,施用有机肥,禁用各种农药,走自主研发、自主育苗、自主管理之路,种植面积突破1500亩。
目前,该公司依靠蔬菜品质、特色品牌占领市场,已在太原市尖草坪市场、大同市振华货站、晋中市汇隆市场、临汾市馨阳市场、朔州市大运市场等设立批发点。
朔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朔城区坚持‘大农业’发展思路,深挖农业潜力,积极调整蔬菜产业发展结构,凭借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特点,推动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发展,让其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积极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
2022年以来,朔城区以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思路,畅通“小农户、集体组织、托管服务主体”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途径,通过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降本增效,同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托管面积达20.8万亩,极大地解决了劳力不足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质效。
为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朔城区制定出台了《朔城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施方案》和《朔城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指南(试行)》,有针对性地破解当下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土地细碎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让“补丁地”聚成“整块田”,分散自耕变为规模经营,粗放管理走向精细调控,为乡村振兴之路探索出一条宝贵经验。
在朔城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各乡镇统筹农业生产主体,积极整合省级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项目和耕地质量地力补贴、种粮补贴等多项农业生产优惠政策,确保托管服务能够充分享受政策支持。同时,聘用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和山西农业大学专家进行全程指导,通过线下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线上交流沟通、释疑解惑相结合的方式,为规范高效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记者 刘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