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到网格,管理服务进网格。”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红色引擎”的巨大牵引力,构建“红网连心”网格管理体系,打造红色阵地、建强红色队伍、提升红色服务,于细微处厚植群众幸福底色,  走出一条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径,乡村振兴发展的活力在党建引领下正在加速释放。

织密网格体系,“千条线”整合“一张网”

以党建为引领,选取码头、太山、双闸、凌桥四个村作为“红网连心”试点村,织密“镇党委—村支部—党小组—网格员—户”网格体系,按照就近、便民、高效的原则,构建起40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格。在网格内建立“十联户”机制,持续深化“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群众工作法,实行“红、橙、蓝”三色管理,通过党员走村入户听民声、集民智、解民难,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工作质效。打造“红网连心”服务点,选优配强力量,统筹协调全村综治、创文创卫、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资源,推动各类服务功能统一整合到网格、资源下沉到网格、力量聚集到网格。


(相关资料图)

“以前有事想着找村里,现在最先想到的是网格员。”忙碌在码头村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户感慨道。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码头村主动对接商联超市、学校食堂签订服务订单,由网格员协助在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红网连心”服务点对农产品进行集中质检、加工、冷储等,通过“点对点”产销对接,开通农产品销售“直通车”,既帮助农户拓展销路,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5万余元。

提升服务效能,“群众找”转为“主动帮”

居住环境美,诉求有人应,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对于生活在码头村的居民而言,正是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汇聚成如今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子女也不在身边,每次要买药都非常不方便。”买药不方便问题是很多老年人的困扰,码头村五组网格员沈霞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了这个问题,逐门逐户对组内有用药需求的老人进行走访问询,记录所患疾病、所需药品名称、用药频次等,建立用药档案,定时帮忙买药、提醒吃药。

“真的是帮我们大忙,网格员每次看到我都问今天药吃没吃啊,最近需不需要再买啊!”家住码头村五组的老人王海梅提到此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马头镇坚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唱“主角”,通过网格员走家串户、上门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网格内的民情民意,及时摸排化解网格内的各种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切实将百姓家门口的烦心事、揪心事、闹心事解决好,让群众身在“网格”,幸福满“格”。

助推基层治理,“独角戏”汇成“大合唱”

“自从成为网格员,群众有事就会给我发微信、打电话反映,作为一名退休党员,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徐卫国是马头镇太山村第一网格党支部的一名退休党员,一直以来积极支持村两委工作,协助村两委做好群众工作。太山村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他们纳入基层网格员队伍,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矛盾调解员、示范带动员、安全维护员,协调解决网格内群众关心的村级重大事务、信访难题、邻里纠纷等问题,有效凝聚基层社会治理的集体力量和整体效能。

如今,网格员队伍已经成为马头镇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小网格”汇聚起“大能量”,托起了“大民生”,真正把党和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村民310多人次,解决问题90余件,马头镇“红网连心”服务点真正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群众幸福“升满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