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小细胞,如何将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与社区的治理有效融合,真正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成为各地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通过聚力打造“社联东洲”品牌,推行“五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赋能“善治海门”,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4月12日至13日,全省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工作会议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推广“五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敢于首创,区级平台实现一体化联动


(资料图)

走进去年9月成立的区“五社联动”发展中心,只见中心的功能运作设计、人才组织建设、项目培育孵化等各项工作机制在墙面上全面展示,条理清晰。据介绍,这个区级“五社联动”平台是南通地区首个将区级志愿服务总站、社会组织孵化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慈善分会等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打破了以往各平台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提供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与专业服务,提高了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区“五社联动”发展中心负责人刘根告诉记者,每年他们都在区委、区政府的主导下,结合基层走访调研,研究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邀请长三角地区的专家来海召开研讨活动,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交流经验做法,收集意见建议,制定来年的工作计划与项目议题。针对各项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实行分类培养、交叉培养以及多方激励的方式,激活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打通基层服务阵地,统筹服务力量,目前海门城区的社区“五社联动”服务驿站已实现全覆盖。服务的融合催生了成果转化,近三年来,海门全区培育的各类服务项目已累计荣获省优秀社会工作项目一二三等奖4次,省十佳扶贫案例1次,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助残类三等奖1次。

“青苗坊”海门儿童友好社区创建项目是获得江苏省优秀社会工作项目一等奖的重点项目,通过对社区内儿童开展主人翁意识培养及提升培训,对社区居民开展儿童友好理念意识普及宣传,建设儿童友好服务队伍,整合社会资源为社区儿童提供优质公益服务,同时升级社区软硬件,以实现社区儿童友好氛围的营造。项目负责人施佳玲告诉记者,正是依托了区级“五社联动”发展中心的整体运作,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志愿者、爱心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的优质资源可以利用,项目得以卓有成效地开展。

不断探索,“五社联动”让社区治理更有效

在海门城区长江路、解放路卡口,每天都有“手牵手”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志愿者在路边维持秩序,配合交警劝导市民文明出行。“手牵手”志愿服务工作站站长朱新平告诉记者,原来他们都是“草根”志愿者,自2020年登记注册后,开始承接了政府推出的多个公益创投项目,感觉劲头更足了。“手牵手”志愿服务工作站是我区“三社联动“向“五社联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是社区志愿者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代表。

海门区民政局局长从建军告诉记者,基层组织的治理一开始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只是达到了“三社联动”,力量薄弱,但是后来慢慢发现,还有很多的志愿者、有爱心的个体商户也都愿意参与社区治理,这是不可多得的社会力量,因此将这些力量一起融合培育和使用,探索出了“五社联动”的治理模式,经过不断实践,社区的治理成效越来越明显。

据介绍,近三年,海门区民政局在区级重点培育专业社会工作机构5家、慈善资源供给类组织3家、社区社会组织31家,在全区293个村(居)孵化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2000余家,活跃的志愿组织800余家,“五社联动”各类组织实施项目惠及社区居民7万人次。2014年注册成立的海门义工联合会从普通的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成为专业的服务组织,成为我区唯一4A级公益社会团体,为各个社区提供优质的助残服务。2015年注册的彩红结儿童公益发展中心以“阅读点亮智慧,运动塑造品格”为宗旨,引入社会慈善资金,为孩子们在社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阅读环境良好的公益小书房,深受社区和家长们欢迎。2017年注册成立的区智慧父母亲子成长中心推出的家庭教育、妇儿心理咨询以及青少年素质训练服务比较稀缺,成为各组织各社区开展社区治理服务的“香饽饽”。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协会除参与河道漂浮物打捞、绿化带养护等传统环保活动,还承接了第三届公益创投项目“永葆母亲河生态和生机”,进一步提升了公益服务项目化运作能力,使得社区的环境治理不断提档升级。

落地生根,助力社区实现高质量自治

“五社联动”推进了社区治理,实现了各要素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融共促,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了“金钥匙”。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是“五社联动”最大的受益社区,2022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走进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滨河驿广场,这里有复兴书苑读书角、关爱之家、轻舞坊、墨香斋书画室、社区公益坊,成为居民说事议事、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各个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爱心人士经常光顾的地方。该社区通过“五社联动”,在“党建联抓、活动联办、公益联做、难题联解”中,激活了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

近两年,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引入了8家公益社会组织,先后落地了五个服务“一小一老”的特色公益项目,累计服务辖区居民2800余人次。社区在社工中开展“情暖老兵,乐享夕阳”项目,并从退役军人中培育了一支居民自治队伍,成为社区环境卫生整理、治安巡访以及邻里矛盾调解的中坚力量。社区成立了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仅江海志愿服务平台上的注册志愿者就有1453名。社区还积极盘活驻区单位、结对单位、沿街商铺等社会慈善资源,推出“社区合伙人”计划,与多家单位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推动驻区单位向居民开放更多公共活动空间。2022年社会慈善资源在该社区开展服务活动96场,为辖区困境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慰问帮扶物资10余万。

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海告诉记者,“五社联动”的落地生根,真正让社区“生活更有质感,治理更有温度”。现在该小区的百姓都感受到了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小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矛盾,志愿者都主动上门做好帮困和化解工作,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大为增强。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