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是江阴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先项、发力点。

在江阴临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谓蔚然成“风”、“光”彩熠熠,目前已集聚“风、光、氢、储、动”五个领域规上新能源企业27家,并以集群之势朝着千亿级目标加速迈进,助力江阴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政企同心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也让企业有了持续攀高的底气。

“相比去年,今年市场需求将增长60%以上。”在江阴市恒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新投用的大型风电轴承生产车间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叶轩志向记者介绍企业的发展情况,言语间充满自信。

一旁的独立变桨轴承生产线全速运作,巨大的金属圆环在经历一道道超高精度的加工工序后,被送入恒温车间装配。叶轩志说,独立变桨轴承是风机叶片实现转动的核心部件,对提升风能捕获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阴市恒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轩志说:“这款轴承投产两个月便已占有国内市场4%的份额,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将这一数字提升到20%。”

恒润传动在新项目建设之初同步启动了对该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与政府的通力合作下,不仅生产线提前投产,新产品也“恰好”完成研发试验开启量产,美妙的“巧合”为企业抢抓市场赢得先机。

江阴市恒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轩志说:“在行业内,这样体量的工厂建设周期一般在两年左右,而我们仅用一年就建成了。”

带着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风机主轴轴承车间,叶轩志坦言,主轴轴承目前国产替代率不足三成,恒润要做的就是向进口垄断发起挑战,公司自主研发的主轴轴承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台架试验,2024年可实现产出交付。按规划,恒润股份大型风电轴承生产线项目满产后可实现年产3000套偏航、变桨轴承和1000套主轴轴承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超过20亿元。叶轩志表示,临港开发区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为他们深耕风电领域提供了“沃土”。

江阴市恒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轩志说:“我们计划三年内在临港开发区‘复制’一个同等规模的轴承工厂,争取五年内成为行业前三。”

“沃土”不仅仅滋润着恒润股份这样的本土制造强企,对五湖四海的新项目同样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最近几天,元能科技CEO邢小月十分忙碌,一边与临港开发区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厂房落地的相关事宜,一边还跟远景能源、双良节能、新长江集团等企业深入交流,挖掘合作机遇。

元能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流体机械研究、开发和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其核心成员由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剑桥等顶尖学府流体力学博士、硕士组成。去年,元能科技在江阴(北京)创新中心的推荐和辅导下,参加了临港开发区承办的“霞客杯”中国江阴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先后获得北京赛区二等奖、总决赛三等奖,并正式落户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目前,元能科技已经成功获得江阴市“暨阳英才计划”支持。

元能科技CEO邢小月说:“我们在江阴将致力于设计制造新一代发电、电动机设备,带动能源转换与循环利用,实现节能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邢小月告诉记者,元能科技此次把总部注册在江阴,后续还计划把外地的生产基地迁移过来,看中的正是江阴众多的上下游企业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元能科技CEO邢小月说:“我们也会积极为江阴引入高科技项目,推动当地产业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

敢为善为,领跑赛道。

今年,江阴临港开发区启动建设总投资超50亿元的中建材5GW异质结电池项目、超100亿元的上机数控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聚焦“风、光、氢、储、动”五个领域,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同时,以洪泰、用友等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临港新经济产业基金为支点,撬动资本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远景风电测试验证中心、叶片研发中心,双良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振江西门子总装测试中心等一批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实验室相继落子,以十足的“含新量”不断提升临港新能源产业的“含金量”。

江阴临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邬海江说:“我们专门制定了新能源产业的三年发展规划,主要目的就是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壮大新能源产业体系,力争通过各项扶持政策,推动临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在‘十四五’期末达到千亿级的规模。”

(来源: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