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2至2023年防火期,我市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压紧夯实责任,深化源头治理,提升队伍能力,有效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严格火源管控和隐患排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有力保障了全市林业资源的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持续平稳。  

坚持高位推动,周密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有关会议研究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防火紧要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出批示,第一时间签发森林防火戒严令。防火期内,召开3次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市森防办和市森防指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积极作为,深入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在高火险期和重要节点,市森防办召开5次火险形势会商研判会议,全面系统分析火情成因、分布及类型,并根据林区物候及林情社情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各区县、各部门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完善体制机制,夯实防火责任。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印发了《2023年铜川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点》,明确2023年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总体任务和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印发了《铜川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业务运行机制》《关于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等制度规范,制定完善了信息共享、会商调度、网格化管理、督查检查、预警响应等10项机制和办法,细化了任务分工,明确了衔接关系,规范了工作运行秩序,我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制度基本形成。完善网格化责任体系。全市4个区县和市新区管委会、38个乡镇(街道)、431个村(社区)、2046个组、7个国有生态林场、3个陕煤集团下属林场和涉林景区的森林防火责任全部落实到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森林防火责任人5689人,责任明晰、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深化源头治理,防范化解火灾风险。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市森防办及时印发《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组织推动各区县、各部门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坚持不懈培养群众防火意识,推进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防火期内,全市共开展防火集中宣传活动80余场次,巡回宣传1652余车次,发放宣传资料累计63万余份。严格火源管控。在高火险期、春节、两会、清明、“五一”等关键节点,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强祭祀用火、农事用火和野外用火管理;全市1500余名生态护林员、32座瞭望台、50余台无人机、56处远程视频监控有效发挥立体巡查巡护作用,织密监测预警网络;在关键区域设立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对进山入林人员严格落实火种收缴、扫码登记等管控措施;针对未成年人和特殊人群逐户登记造册,落实宣传和管控措施。加强隐患排查整治。防火期内,共派出各类督导检查组200余支,参与人数3100余人,出动车辆1500余台次,排查重点区域291处,消除火灾隐患434处。  

树牢底线思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火期内,各类森林草原专业半专业队伍靠前驻防,携装巡护,市县两级森防办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修订完善各级各类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开展市级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桌面推演1次,区县、乡镇(街办)火灾扑救综合演练25次,扑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森林火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开展面向指挥员、各类扑火队伍、护林员等各类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技能培训45次,其中市级森林防灭火技能比武活动1次;科学前置防火物资,按照我市重点林区分布总体情况,向耀州区、宜君县、印台区三个一级火险区县前置了7类、745套森林防火装备物资,进一步提高了扑火人员的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实了基层扑火队伍的物资储备,为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 王   兴

排版 | 任   静

主编 | 李宏国

来源 | 铜川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