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建模、计算、调整不同的焊接点……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徐州高新区的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时,研究院材料装备所所长王端正在带着团队一起对新承接的研发项目进行反复的测试修正。“通过焊接仿真的方式,能有效减少部件焊接变形,提升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产品安全性都会有明显改善。”王端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原本“工程浩大”的焊接工艺测试时间得到大幅“浓缩”。
2019年12月,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成立。这个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人才和技术优势成立的创新平台,大力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在新材料研发、分析检测、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产业技术应用研究和集成创新,并解决了国家和行业“卡脖子”难题5项、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3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余项,孵化企业5家。
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在徐州的发展成长路径,折射出徐州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徐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制定印发了《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打造“1+3+100”科研平台体系,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实现“零”的突破。徐州立足实际,抢抓深地领域国家科技战略,成立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为促进实验室尽早“开花结果”,徐州加快推进实验基地建设,并充分发挥徐州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装备研发等方面优势“筑巢引凤”,分领域招引国内外顶尖深地领域研发机构和一流专家团队,开展跨学科、大协同创新攻关。目前,云龙湖实验室作为牵头单位或参与单位,已经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与华为、中煤(天津)等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已通过各种方式招引包括院士在内的各类人才一百余人。
创新中心协调发展,实现“质”的提升。徐州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安全谷”,建设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徐州医科大学在麻醉、细胞治疗领域优势,建设具有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临床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支持徐工集团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整合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徐工研究院等平台资源,重构研究总院+专业院的“1+6”研发体系布局。同时,聚焦聚力“高能级”,徐州市重点支持安全应急装备创新中心加强与应急部安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沟通对接、积极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细胞治疗药物(制造业、产业)创新中心整合资源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
研发机构持续创新,实现“量”的飞跃。市科技局、工信局和发改委等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按照企业发展规模,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2021—2022年,全市获批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同时,建设高质量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库,遴选一批行业影响力大、研发体系完善、研发能力较强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研发机构,打造徐州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先行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培育成为全市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的主战场和新产品创新的策源地。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激活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下一步,徐州市将努力转化科教资源优势,建强科研平台,完善合作体系,促进四链融合;同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各方创新资源,扩大要素增量,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科创高地,加快建成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