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钵池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密切党群干群、团结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用“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有效途径,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
聚焦组织建设,织密党建引领一张网
今年5月初,大雨连绵,辖区内一建公司宿舍居民反映小区下水道不通,导致小区积水蔓延,出行不方便,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原因,并及时联系疏通下水道,很快积水问题得到解决;同日晚上7时许,一建公司宿舍居民反映小区门岗后面堆放杂物影响交通,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将杂物清理干净,方便居民车辆进出……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社区工作辛勤付出获得了居民们的点赞与感谢。
(相关资料图)
钵池街道现有90个商业小区、22个自管小区、9个居民安置点,常住人口约10万人。辖区内小微企业多,餐饮业多,小区矛盾也多,为了让社区自身硬起来、强起来,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界定清晰、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四级组织体系,划分94个党建网格,建立48个网格党支部、在103个小区设置680名党员楼栋长,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实行“日巡查、月走访”工作机制,并建立居民网格群,线上线下同步排查群众矛盾纠纷、生活诉求等问题,用一张网织密组织体系。
聚焦居民需求,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
年轻人在学习角看书“充电”、交流讨论,老年人在休闲区举办活动、闲话家常……这样充满人气的场景在钵池街道的党群服务中心随处可见。阵地建到家门口,服务送到心坎上。近年来,钵池街道通过凝聚合力,整合资源,将全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了群众想来爱来、便利便捷、受教受益的红色阵地。
钵池街道机场社区投入70多万元,率先在威海小区建设1000多平方米的“六微六聚”党群聚力站,内设红色物业服务站、党建网格服务站、民生议事站、悦读空间站、新时代志愿者驿站、快乐成长站、乐龄互助站、红色文化站等功能室,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把聚力站打造成运转有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党群聚力站,打造“红色书画展”“凉亭讲党课”等特色项目,组织各类活动75余场,参与居民1000多人次,为民办实事52件,用热心服务将“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畅一公里”,以小而精的功能布局、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将党群紧密聚集在一起,完善社会治理的“微循环”,缩短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微距离”,让群众不出小区即可享受优质服务。
在淮安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的指导下,在新就业群体集聚的威海路——南昌路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区,钵池街道为外卖小哥量身定做“红亲亭·温馨驿站”,驿站由集装箱改造而成,面积约28平方米,配备饮水机、微波炉等日常用品,周边配套骑手停车位,建设充电桩和换电柜,并安排党员志愿者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确保新就业群体进得来、用得上、效果好。制定“医、食、助、行、悦”5大类20项服务清单,为周边5家外卖站点、27家快递站点、467名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临时歇脚、饮水热饭、学习充电、政策咨询等温馨服务,目前,驿站已接待外卖、快递小哥等1.2万余人次。同时,驿站联动周边企事业单位、商户门店设立“暖新先锋单位”“暖新先锋商户”22家,常态化开展“助力基层网点,关爱一线员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免费义诊、学历提升、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兜底保障”“关怀有‘新’意 温暖多一度”“巾帼‘新’向党,建功‘新’时代”“一沙一景 与‘新’对话”等一系统关心关爱活动60余次,让广大新就业群体奔跑在路上、温暖在心里。
聚焦“一老一残”,组团式服务温暖人心
“我喜欢这里,有人一起说说话,又能干活挣钱,生活过得很开心。”在钵池街道马庄社区“残疾人之家”手工制作工坊,肢体残疾人谢大姐和他的同事们正忙着做手头的简单工作,言语中透着兴奋。
据了解,在马庄社区2平方公里的辖域内60岁以上老人约1230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5人,空巢独居老人22人,残障人员142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特殊群体人口,探寻“一老一残”的服务体系成为马庄社区发展治理的工作重点。社区聚焦“一老一残”不同需求,2021年6月分别成立了社区乐善公益社和“残疾人之家”,积极搭建平台引入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实施“情暖夕阳 扶老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活动108次,不仅让老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照护服务,更让残障人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方面,以乐善公益社为平台,成立“孝美”党员志愿服务队,目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200余人。以“社工+志愿者+社区”三位一体协作的模式,定期上门五类老年人员(病、残、孤、独、高)提供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健康保健、应急救助、文化娱乐等志愿服务,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累计上门服务120次,服务时长近200小时。持续发扬“孝”文化,成功举办12届“孝文化节,常态化为80 岁以上老年人过集体生日、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集体饺子宴,在重阳、春节、端午、中秋等各类节日期间,动员多方力量,广泛开展慰问活动,累计慰问特困、高龄、空巢老人128人次,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另一方面,以“残疾人之家”为平台,建立手工制作基地,制作售卖灯笼中国结、玩具、缝纫被套等手工艺品,为辖区40余名残疾人提供再就业岗位,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劳动年龄段的智力、肢体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培训、娱乐等服务。随着近年来助残志愿服务的不断扩展,项目逐步从传统的送款送物、打扫整理、房屋修缮,向解决就业、扶持创业、乡村振兴等造血型帮扶措施拓展“残疾人之家”的建成,缓解了马庄社区重度残疾人托养难的压力,解决残疾人家庭的沉重负担,还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提供了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