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茉莉花》原型、清代古唱本《鲜花调》,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今天是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昨天,南京市档案馆举办国际档案日新闻发布会暨档案集中捐赠仪式,一批民间“藏宝人”会聚市档案馆一楼大厅,捐赠了各自珍藏的档案资料。

源于六合民歌《鲜花调》的《好一朵茉莉花》闻名世界,昨天,“鲜花调”的第六代传人李亚太将“传家宝”——一套共18册的清代古唱本《鲜花调》捐赠给市档案馆。


(资料图)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鲜花飘飘在奴家,奴欲采枝戴,又怕看花人儿骂……”李亚太从小听着《鲜花调》长大。他告诉记者,1942年,14岁的新四军文艺战士何仿,在金牛山下采风时,被婉转悠扬的《鲜花调》所吸引,于是记下了歌谱。1957年夏,何仿所在的前线歌舞团进京汇报演出,他将《鲜花调》改编成《好一朵茉莉花》,演出一炮打响。李亚太表示,希望让更多人能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2016年,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铁路局联合发起以南京长江大桥记忆场所再生为目标的研究和公众参与计划。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现场捐赠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档案资料。“我的父亲曾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就读,童年时期我时常跟随着母亲从泰州前往南京看望父亲,每次都会路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南京的门户和象征。”鲁安东告诉记者。

“大桥在这几十年中,一直是展示中国道路和中国人精神的一个窗口,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记忆、情感和文化的奇观。”鲁安东说,希望在未来,这些捐赠的档案资料能够为研究者和文化创意行业人员提供素材和启发,推动城市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

王民华、宗良友、薛晓红、刘晓光来自不同的行业,却有着相同的热爱,热爱摄影、热爱长江大桥、热爱南京这座城市。他们守在南京长江大桥上200多天,全程跟拍大桥“闭关”维修,用十几万张照片全面记录了这座文化符号精彩重生的过程。活动当天,他们共同向市档案馆捐赠了南京长江大桥维修的照片和视频等档案资料。

“希望能有更多人通过我们的镜头了解大桥‘新生’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将大桥维修者们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永攀科技高峰的‘大国工匠’精神传承和弘扬。”南京城市摄影队队员薛晓红说,她想一直拍摄下去,拍摄更多人和大桥的故事。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永远的丰碑”实践团,历时3年,前往江苏、安徽、天津等5省份,寻访25位老兵,累计采访200余小时,整理出20多万字的抗美援朝口述史资料,建立了老兵数据库。当天,南理工公共事务学院向市档案馆捐赠了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资料。

“近年来,老兵数量不断减少,然而老兵身上的故事,亟须我们了解,红色基因更需要传承。”南理工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恒莞说,将口述史料及资料册捐给市档案馆,希望通过系统性整理、永久性保存、多元化开发这批珍贵档案资源,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代代传扬。

“这批老兵口述史资料入藏市档案馆,进一步丰富了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的内容。”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第十六个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开发好、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积极探索红色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新路径。

据悉,今年以来,市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了馆藏档案共5个全宗、11657件档案。

(来源:南京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