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171个博物馆,除了人们熟悉的上海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外,街头巷角还“隐藏”着许多“小而美”的博物馆。今天就带大家探访几座值得一逛的小众博物馆,感受魔都的别样魅力。

眼镜博物馆

眼镜博物馆的“验光小屋”引来小学生们关注。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地址:静安区宝昌路533号

明代万历年间全玳瑁活节直腿眼镜、古老的西洋镜、老字号吴良材八边型眼镜……在这里,大家不但可以参观珍贵的眼镜收藏,还可以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眼镜行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在每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超标的今天,爱眼护眼知识是刚性需求。

眼镜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和3D影像等形式让观众在互动中了解如何有效地保护眼睛。

大来时间博物馆

大来时间博物馆的展品 图片来源:@苏州河在逃浪人 个人账号(大众点评)

地址:嘉定区和静路981号

馆内藏品丰富多样,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机械钟、八音盒等,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故事。一楼有许多古老的计时工具——日晷、沙漏等,它们静静伫立在展柜里,仿佛在诉说着古人对时间的认知和探索。

二楼设有工作间,可以隔着玻璃看到里面的师傅维护和修复钟表的设备,这里还经常会举办青少年儿童可参与的钟表制作体验活动。

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

同学们在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了解“住”的巨大变化。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地址:静安区奉贤路68弄

徜徉在南京西路的繁华街区,拐进一条安静的小路,穿过奉贤路68弄的石库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排红砖墙、坡顶红瓦的英式建筑映入眼帘。

这就是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上海独一无二的弄堂主题博物馆。

展柜里,各个年代的老物件静静诉说着上海的变迁:三五牌座钟、蝴蝶牌缝纫机、卡带录音机、老式脉冲电话机、打字机、传呼机……每一件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竹刻艺术博物馆

竹刻艺术博物馆的展品 图片来源:@笨笨 个人账号(大众点评网)

地址:嘉定区南大街349号

竹刻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竹刻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集竹刻艺术收藏、研究与展示为一体。馆藏120件竹刻艺术精品,分别来自上海博物馆、嘉定博物馆和个人收藏,除了少量明代作品外,大多是清代艺术精品,系统呈现500余年嘉定竹刻发展脉络。

核心展品包括:清乾隆竹根雕香山九老大山子、清初透雕桃花仕女图香筒等,馆内的VR线上展览,游客可以通过全景数字化的方式来观赏精妙的竹刻作品。

七宝皮影艺术馆

外国友人在七宝皮影艺术馆的皮影戏后台一探究竟。图片来源:@“上海非遗”微信公众号

地址:闵行区北西街95号

走在七宝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不经意间,就邂逅了这份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奇迹——七宝皮影艺术馆。整个馆的面积不大,分为上下两层。与其说是一个艺术馆,给人感觉更像是由一座老宅所改建的。

七宝皮影艺术馆详细介绍了七宝皮影的起源、风格形成、传承人、演出剧目、配乐乐器以及皮影展示等,还有各类精美的皮影可售。

七宝皮影艺术馆每周日13:30-15:00有3场皮影戏,其中武松打虎是常演的剧目。在暑假期间,为了吸引学生观众,还会上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仅仅两个角色的皮影戏,加上配乐幕后却要6位表演老师。

笔墨博物馆

笔墨博物馆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地址:黄浦区福州路429号

在上海的福州路上漫步,稍不留意,你可能会错过一个隐藏在闹市中的宝藏——笔墨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紧邻古籍书店,门面虽小,但二楼别有洞天。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毛笔和制墨历史。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笔墨博物馆是一个信息丰富的小众博物馆。

展览不仅展示了历代制笔和制墨的工艺,还展示了海派大师们喜爱的毛笔。喜欢用毛笔作画的大师有很多,如吴昌硕、赵之谦、沈尹默、张大干、吴湖帆、潘天寿等。展览还展出了鲁迅用笔中唯一一支买了尚未来得及使用的毛笔。

温润的竹刻、飘香的笔墨,以及钟表传出的滴答声……这些“小而美”的博物馆,像散落在城市各处的文化碎片,拼出城市的另一副模样。下次逛魔都,不妨避开人潮,走进这些冷门博物馆,或许你会发现,上海的故事,远比想象中更丰富。

你去过哪些小众博物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宝藏打卡地”!

推荐内容